新笔趣阁 - 都市娱乐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109章 宋代风华录

第109章 宋代风华录[第3页/共5页]

赵绍铭就开车绕着西湖转,从大运河进入西湖景区后就来到了间隔比来的汗青遗址——钱塘门遗址。作为具有千年汗青的古城门,钱塘门曾迎来过熙攘的人群,见证过南宋繁华的盛景。

沿着北山街一起前行,然掉队入孤山路,终究到达折江省博物馆。它始建于1929年,颠末量年的生长,构成了包含孤山馆区、文澜阁、武林馆区、西湖美术馆、黄宾虹记念室、沙孟海故居、文保科研基地等多个景区。馆藏文物丰富,数量达到十万多件。

夏先衍缓缓走到河边,蹲下身子,悄悄地伸出双手,捧起一汪河水。他神识感受了一下,一股微小但却纯洁非常的灵气从水中呈现。这丝丝缕缕的灵气固然并不浓烈,但却清楚可感,夏先衍望向河底,灵气正源源不竭地从水底涌出,向着四周伸展开来。

岳飞墓阙,墓以块石围砌,呈圆形穹顶,儿子岳云墓在侧,四周古柏森森。墓前有石碑,上有“宋岳鄂王墓”刻字,碑前有祭奠石鼎,鼎上摆满了鲜花,墓道有石俑摆设,寂静而庄严。

夏先衍带领着世人缓缓地走向岳飞墓,他们怀着崇拜之情前来祭奠这位巨大的民族豪杰。

从雷峰塔出来,进入玉皇山路,四周的喧闹垂垂沉寂,约莫1千米后,中原丝绸博物馆在丛林掩映中呈现。

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在此斥地书院时,改名为“万松书院”,他是明清时余杭范围最大、用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堆积之地。培养了很多饱学之士。明朝学者王阳明曾来此授道讲学,清朝墨客袁枚曾在此用心研读。

京杭大运河折江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首要构成部分。运河浙江段全长约327千米,北起嘉兴市,南至余杭市,流经嘉兴、湖州、德清、桐乡、余杭等都会,它像一条灿烂的纽带,将沿途的这些都会紧密相连。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汗青,别名云林寺,是余杭最早的名刹,地处西湖以西,背靠北岑岭,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是杭州乃至天下初次发明的保存无缺的南宋期间当代园林,遗址保存之好,为积年宋朝园林考古所未见,为研讨南宋期间的园林布局和营建法度供应了首要的什物质料。

夏先衍从中原丝绸博物馆出来,原路返回到南山路,去往西湖景区内的最后一处灵源出世之地万松书院。

博物馆内的文澜阁,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朝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独一幸存的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