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在去看暗堡之前,我想给你看个东西[第1页/共3页]
但在本来的汗青上,离心机是19世纪的发明。
然后把两个1升烧杯里的焦糖色液体都倒在棉布上过滤。
接下来就到了熬煮与结晶阶段。
三周后,金顺姬来找李国助去验收暗堡工程。
其兄长亚历山大?普朗特在此根本上几经尝试将其做了出来并加以改进。
“小少爷,统统暗堡都已经建成了,你要去看看吗?”
金顺姬脸一红,赶紧解释道,
李国助利用的就是这类体例,锥形模具是他在南海边地的时候让制陶工人帮手烧制的。
这里也不晓得他是如何想的,哪怕是500毫升的廓清糖汁,用水浴法熬煮都需求4~6个小时,才气熬成糖膏,就更别说是整整2升的廓清糖汁了。
熬煮过程中,李国助一向在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糖汁。
人们常将绳索系住陶罐,用力甩动,通过离心力实现蜂蜜与蜂巢的分离。
现在天气已晚,又要静置糖膏一两天,李国助也已精疲力尽,只好随便吃喝了一些,就睡下了。
糖蜜因密度较高,静置一两天就会天然下沉,但也有一部分会包裹住蔗糖晶体。
固然两个1升烧杯里的糖汁是用分歧的体例廓清的,但廓清后的糖汁成分倒是一样的,归并到一起并无不当。
这类体例发源于16世纪,由葡萄牙人从殖民地甘蔗制糖技术改进而来,17世纪提高于欧洲精炼糖厂。
当然甜菜汁在熬煮的时候,是比较轻易焦糊的,用水浴法熬煮能够把温度节制在100度以下,制止廓清糖汁焦糊。
成品表面为硬质的红色或浅黄色锥形糖块,需用糖钳敲碎利用。
以是就提早筹办了一些干粮和糕点,饿了就吃点。
大明当时风行的体例是黄泥浇淋法,在《天工开物》里有记录,
糖蜜从底部小孔逐步排泄,残剩部分构成致密结晶。
李国助悄悄发誓,来岁归去今后,必然要让永明学会把手摇离心机搞出来。
李国助当即一拍脑门,像是在奖惩本身忽视了首要的身分,
他先是找来一个2升的洁净玻璃烧杯,用多层粗棉布挡住杯口,
这便是最早对离心力的利用。
如许做能够加快蒸发。
“如何用了这么久啊?”
“我的确是这么做的,实际上还动员了五千人呢。”
他坚信必然能够胜利,因为这跟复写纸一样没有甚么技术前提的限定,只是完善了一个设法罢了。
李国助用的是天然排水法,在编织篮中内衬粗麻布,把烧杯里的糖膏倒入此中,放在支架上静置,一两天内糖蜜会从粗麻布和编织篮的裂缝流下去。
李国助扭头一看桌上的两个烧杯,杂质都已沉淀下去,剩下上层焦糖色的液体。
这个期间,欧洲的体例是“糖面包”工艺,本质上还是一种天然排水法,只是东西与脱色工序前的粗分离工序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