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硝烟[第3页/共5页]
世人围观,欢声雷动,嘻笑之声,传遍四野。
张钊道:“我虽非真的观北门教主,然易名此派,重整教风,就是叫江湖晓得观北门非邪魔之流。林则徐奉旨禁烟,正气凛然,民气所向,如日中天。我们若逆时而动,与他作对,难道自绝于江湖中么?”
滋圃抱拳道:“教主有命,部属岂有不从之礼,就教主固然叮咛。”
张钊惊道:“滋圃兄,莫非...你已经晓得了?”
林则徐道:“这群洋人实乃奸宄之徒。若鸦片不完整烧毁,恐他们潜遣人役,乘夜拍浮打捞,密藏其物。待我返京以后,他们复售此毒物于百姓,如此以来,我们此前辛苦皆成泡影。”
林则徐闻之鼓掌称妙,说道:“听闻观北门中有个奇女子叫杨福蓉,是杨家将的后代,但是你么?”
翌日一早,天朗气清,海风拂面,林则徐亲率兵勇,驱牛车数百辆,满载鸦片万箱,连续运至虎门海岸。张钊和杨福蓉保护摆布,最后一箱鸦片运至,已到当日申时。
慧世方丈笑道:“林私有圣召,销烟乃是立国大肆,老衲订婚力亲为。两位今晚就在敝司下榻吧。”
林则徐行礼,说道:“大师多礼了,老夫奉圣天子明诏,南下羊城清除烟毒,幸赖黎庶推戴,又得张兄弟仗义互助,臂助如添双翼,行事愈发顺利。今已查缴鸦片逾万箱,积若丘山,诚为毒手。此等秽物,岂容久滞?老夫等连日策划,于虎门设坛销烟,以彰国威而靖海疆。唯暂借宝刹空位囤放毒物,实乃权宜之计。还望大师垂怜百姓,广开便利之门。待鸦片涤清之日,老夫马上撤兵,断不敢再扰清修,累及佛门净地。”
当年关中堂身后,张教主收留他的先人,授其技艺,又把他扶养成人,命先人保护教主反世,历代训戒,我们关家都铭记于心。当年五台山产生的事情,教主莫非不记得了么?”
张钊问道:“既然滋圃兄晓得我并非教主,为何还叫我持续执掌观北门呢?”
杨福蓉道:“我之前听我母亲说过,我的世族曾与高氏通婚,其祖高俌是在朝大官,而厥先人晓得炼金之术,相传《三石水溶图》中有记录石灰遇水则沸,可融万物,如果将鸦片用此法烧毁,定保万无一失。”
你前次说不再等闲对人推心置腹,如何本日仍然旧惯重犯呢?小兄弟年纪悄悄就建庄立派,委身以任,亦当明辨忠奸,不然将来堕奸人彀中,悔之晚呀!”
至普陀寺前,已到戌时末,慧世方丈在寺外驱逐,见到林则徐,便做了一个佛印,说道:“阿弥陀佛,林公前来,有失远迎。”
片刻后,滋圃叹道:“哎,你公然不是观北门的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