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 第17章 我家故物!

第17章 我家故物![第1页/共3页]

王扬微微皱眉:“长得都雅和不会杀人有甚么干系?”

王扬当然不能杀他,但既然之前说了“辱母者死”,现在他一认错就当即改口相饶,实在显得有些丢份儿,最好再来一个台阶,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走下来。

王扬越念越鼓起,世人在嗡鸣铿锵声中,逐步听出了一些诗歌的韵律感。真要持续向来下听时,诵诗声戛但是止。

“王公子......”黑汉打动得要流出泪来,这么多钱可不是甚么小数量,就是把他本身卖了也还不起。更何况他还是兵籍,就是想把本身卖与他报酬奴,也没有这个资格。

一屋子人不解地看向王扬,王扬看向杜三爷:“明白了吗?”

南朝士族分为两部分,一是五胡乱华以后,从北方迁徙过来的中原望族。因为侨居江南,以是称为“侨姓”。比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都是侨姓的代表。

“公子,小人胡涂!小人说错了!求公子饶命!”那名部下跪在地上,咚咚咚地叩首。

“散骑侍郎?”杜三爷眼神猜疑,目光集合在王扬脸上,仿佛在捕获他最纤细的神采窜改:“荆州城里只要一个琅琊王氏,就是住在寿康巷丁家老宅里的那位,姓王名泰,年三十九,中间年纪甚轻,实在不像三十九的模样。”

不过他听过北方话,也传闻过侨姓士族对所谓“中原正声”的推许,以是还是被王扬的这番“朗读演出”给震住了。

以是王扬念的“洛生咏”,靠的便是现在还没有问世的《切韵》一书,虽不能完美复现标准洛音,却也相差不远。

“伐鼓其镗,主动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杜三爷拱手道:“这位公子,我不晓得你是甚么背景,我们无冤无仇,我也没想过获咎你。只是负债还钱,天经地义。不管到哪说,也驳不了这个理。”

————————

注:用“洛生咏”震人可不是王扬的惯例。当年桓温设鸿门宴,广设甲兵,以胁朝士。谢安当众作洛生咏,桓温“惮其旷远,乃趣解兵。”(《世说新语·雅量》)另有作者说里引的《南齐书》的史料,山獠筹办杀张融吃肉,张融“作洛生咏,贼异之而不害也。”也是其例。

一来期间已远,北音传承不正,洛声咏本来就可贵正宗。二来杜三爷既非音韵学大师,也非侨姓大族后辈,哪懂辩白甚么洛声咏?

小阿五看看跪在地上,抖如筛糠的那名部下,又看看王扬满脸刻毒的模样,再看看杜三爷静观其变的神采,爹爹提刀却不砍下的行动,大眼睛一转,冲上前抱住爹爹的胳膊,叫道:“爹爹,不能杀人!”

别的三名部下谁敢在这个时候出声?全都噤若寒蝉,氛围仿佛被固结普通。

杜三爷见多识广,听出王扬这调子鼻音厚重,音节较长,仿佛和北方话有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