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医家徐嗣伯[第2页/共5页]
但是,高祖的军队毕竟还是霸占了宛城,房伯玉也未能逃脱被俘的运气。就在世人都觉得他此番定然难逃一劫之时,戏剧性的一幕产生了。本来,房思安得知房伯玉被俘以后,多次痛哭流涕向高祖讨情。或许是念及房思安的一片热诚之心,亦或是出于其他考量,终究高祖网开一面,赦免了房伯玉。
徐嗣伯细心地为老妇人诊察以后,缓缓说道:“您这病并非浅显病症,而是有鬼附身而至。要想治愈此疾,需得用死人的枕头煮水服用方可。”老妇人听后固然心中有些惊骇,但为了能治好本身的病,还是硬着头皮遵循徐嗣伯所说去做。她历经艰苦,终究从古墓当中寻得了一只已然半边腐臭、残破不全的死人枕头。拿回家后,遵循医嘱将其煮水服下。说来也怪,没过量久,老妇人的病竟然真的垂垂好了起来。
所幸的是,高祖念及房思安多次为房伯玉涕泪横流地讨情,毕竟动了怜悯之心,特别恩准宽恕房伯玉一命。
徐嗣伯,乃是南北朝期间南齐驰名的医家。他字叔绍,其家属客籍在东莞姑幕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但厥后举家迁徙至丹阳,并在此定居。徐嗣伯恰是徐叔响之子。
话说这徐嗣伯,除了医术高超以外,还长于议论老庄之道,可谓学贯古今。曾经有这么一件奇事,当时有一名年老的妇人,深受滞淤之症所苦,病情拖延日久,多年来一向未能病愈。这位老妇人四周求医问药,却始终不见转机。厥后听闻徐嗣伯医术高超,便抱着最后一丝但愿前来求诊。
接着,他又略微停顿,持续说道:“至于患上石蛔之症的病人,则更加罕见罕见。此病症乃因体内蛔虫久积成石,浅显人间药物对此已然束手无策。故而需以鬼物之威方能将其摈除而出,而后便可顺利将那顽石般的蛔虫一举击落。盖因邪气侵肝,才会导致患者眼部疼痛难忍,并常能见到鬼怪幻象。此时,唯有采取邪物之法,方可引出那深切脏腑的邪气,进而将其完整肃除。正因如此,方才叮嘱患者将那死人枕重新埋葬至原位啊!”
别的,徐嗣伯还曾发挥奇招,以夏季浇冷水之法胜利治愈了那位因服用五石散而愈发畏寒惧冷的直合将军房伯玉。此等妙手回春之举,更是令世人对他的医术坚信不疑,赞誉有加。
此事一经传出,顿时引发轩然大波,人们纷繁对徐嗣伯奇异的医术赞叹不已。而而后不久,又产生了另一件事情。秣陵之地有个名叫张景的少年郎,年仅十五岁。不知怎的俄然患上腹胀之症,不但肚子胀得如同鼓普通,就连面色也变得蜡黄不堪。家中父母心急如焚,带着他四周寻医问药。但是浩繁大夫看过以后,皆是点头感喟,表示对此束手无策。目睹孩子的病情日趋减轻,一家人几近堕入绝望当中。就在这时,有人向他们保举了徐嗣伯。因而,张景一家赶快前去拜访。徐嗣伯断言:“此乃石蛔!须以死人枕煮后服用方可。”张景谨遵嗣伯所言,煮死人枕服用后,前去如厕,竟排挤了蛔虫。这些蛔虫坚固如石,长约6、七寸。蛔虫既出,张景之病旋即病愈。而后,又有一名名唤沈翼的和尚,双目疼痛难耐,且常常见到鬼怪。这和尚遂寻徐嗣伯求诊。徐嗣伯言:“此乃邪气入肝而至,可取死人枕头煮后服用,事毕,再将枕头埋回原处。”和尚依言而行,其病亦愈。王晏闻知徐嗣伯以尸枕治病之事,前来扣问,道:“三人病症各别,却皆以死人枕头疗之,且皆药到病除,此中启事为何?”"徐嗣微微一笑,缓声道:“所谓鬼附身之人,乃是中了那诡异莫测的鬼气而至。这鬼气一旦附上人身便难以脱身,如同跗骨之蛆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