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长安义魂[第7页/共10页]
但是,他千万没有想到,苏敬言临死前藏起的阿谁砚台,会成为揭开这桩惊天大案的关头。
“该死!”为首的蒙面人谩骂一声,“撤!”
郑崇义望着苏敬言远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垂垂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狰狞之色。他咬牙切齿地说:“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
“客长公然取信。”一个衰老的声音从神像后传来。苏敬言定睛一看,恰是白日那位白叟。
“你们……你们好大的胆量!”苏敬言怒喝道,“我但是朝廷命官!”
苏怀义接过砚台,细心打量。这是一方浅显的端砚,但当他用手指悄悄敲击时,却听到一声异响。
“不成啊!”族中长辈赶紧劝止,“人死为大,开棺验尸是大不敬……”
“老丈可知,那些账册现在那边?”
“郑崇义,”钦差大臣冷冷地说,“你贪污赈灾银两,殛毙朝廷命官,罪大恶极!来人,将他押入大牢,等待发落!”
很快,下人回报说是一个叫孙霸的捕头清算的遗物。苏怀义当即派人去探听这个孙霸的秘闻,同时暗中派人前去华阴县查访。
白叟叹了口气:“那都是郑崇义造的谣。钱奎实在没死,他逃出来了。但……但他伤得太重,把这块布交给我后,就……就咽气了。”
“太好了!”苏怀义冲动地说,“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就能为敬言伸冤了!”
为首的蒙面人奸笑道:“要的就是你的命!”说罢,一刀刺向苏敬言的胸口。
苏怀义站在一旁,望着侄儿的灵位,心中百感交集。他晓得,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但更首要的是,他向天下人证了然他侄儿的明净。
苏敬言会心,取出一锭金子放在桌上。钱奎眼睛一亮,将金子支出袖中:“实不相瞒,过些日子,朝廷会派梭巡御史来查账。到时候,我们知县大人自有体例对付。等御史一走,那些银子……”
大唐元和五年冬,北风凛冽,官道上尘沙飞扬。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年青官员,身着藏青色官袍,腰佩玉饰,面庞冷峻,目光果断。他便是新任梭巡御史苏敬言,此次奉旨前去长安城外的华阴县,查勘本地的赈灾事件。
多年后,苏怀义离世。他被安葬在苏敬言的墓旁,永久伴跟着这位忠烈之士。
“苏大人,您是我们的仇人啊!”
“这是……”柳氏惊呼出声。
苏敬言回到驿馆,当即开端清算证据。他晓得,郑崇义毫不会善罢甘休,必须尽快将这些证据送往都城。
苏敬言猛地站起,将锦盒摔在地上:“郑崇义!你贪赃枉法,剥削赈灾银两,导致百姓流浪失所,现在还敢贿赂本官?”
苏敬言的亲笔奏折、钱奎的供词、真账册、来往函件……一件件证据摆在郑崇义面前。他的神采越来越丢脸,最后瘫软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