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长安义魂[第8页/共10页]
“这砚台……”苏怀义面前一亮,“内里有夹层!”
“苏大人,您在天之灵能够安眠了!”
苏怀义细心检察,发明这些墨迹大多集合在衣袖内侧和衣衿下方,像是有人仓猝擦拭过甚么。
柳氏将承担放在桌上,低声道:“叔父,我总感觉敬言留下了甚么。这些天,我一向在清算他的遗物。您看这个……”
“老丈可知,那些账册现在那边?”
苏怀义昂首一看,只见祠堂火线浓烟滚滚。他当即认识到,这是有人要毁灭证据!
苏敬言慎重道:“老丈放心,我定会还华阴县百姓一个公道。”
钱奎神采大变,赶紧起家:“我这就去,这就去。”
行刑那天,华阴县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繁涌上街头,想要亲眼目睹这个赃官的了局。
孙霸从暗处闪出:“大人有何叮咛?”
大唐元和五年冬,北风凛冽,官道上尘沙飞扬。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年青官员,身着藏青色官袍,腰佩玉饰,面庞冷峻,目光果断。他便是新任梭巡御史苏敬言,此次奉旨前去长安城外的华阴县,查勘本地的赈灾事件。
但是,就在他筹办将这些证据上奏朝廷时,郑崇义却主动找上门来。
郑崇义神采一变,随即又堆起笑容:“苏大人何必起火?这宦海上的事,大师都心知肚明。大人何必为了几个贱民,就义本身的出息?”
钱奎打量了苏敬言一番,见他穿着华贵,脱手豪阔,便抬高声音道:“看在你我投缘的份上,奉告你也不是不成以。不过……”
苏怀义赶紧说:“我是苏敬言的叔父。阿翠女人,钱奎留下的东西,现在在那里?”
葬礼结束后,天子特地召见了苏怀义。
就在这时,柳氏俄然想起甚么:“叔父,敬言的砚台……那边面能够还藏着甚么。”
夜深人静时,苏怀义单独坐在祠堂里,望着苏敬言的灵位入迷。俄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大人是自缢身亡的。”护送棺木的衙役如是说。
案件审理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终究,郑崇义被判处斩立决,夷其三族,其翅膀也遭到了应有的奖惩。那些在朝中为他撑腰的“大人们”,有的被撤职查办,有的被放逐边陲。
苏敬言的棺木运回故乡那天,天空飘着细雨,仿佛也在为这位朴重的官员默哀。
苏怀义当即派人前去醉仙楼查访。很快,他们就找到了钱奎的相好——一个叫阿翠的厨娘。
苏敬言微微点头,翻身上马。他特地身着便服,头戴斗笠,看上去与平常商贾无异,目标就是想亲眼看看这华阴县的实在状况。一个月前,他接到朝廷密旨,华阴县上报的灾情与实际拨下的赈灾银两仿佛存在庞大猫腻,朝廷拨下的五万两白银,本应足以让这小小的华阴县度过灾年,可沿途所见,却令他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