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南星老爷[第1页/共3页]
待到南星老爷安逸下来,按例,是剪秋先开口:
大厅的两边,是东西两栋配房,各有一个天井,天井里,各有一个半月形的锦鲤池。锦鲤们浮在水上,悠哉游哉,不时吐着吝啬泡。
守在门口的是矮子草乌,四十多岁,老是眯着眼睛,见人就笑。笑的时候,眼睛像两株小雏菊。
槽门口的西边,是荷花池。木板做的赏荷回廊,曲盘曲折;六角亭子,中间嵌着芝麻灰的石桌石凳子,亭子的入口,挂着两个红绣球,可惜,日晒雨淋,色彩已经不素净了。
南星老爷叫殷姨太:“还拿三十个铜板来。”老爷把铜板放在我二爷爷的手里,把我二爷爷的手捂合,说:“唉,小兄弟,我晓得你家,人多口杂,日子难挨。另有,人活活着上,吃五谷杂粮,不免有个三病六灾。这几个小钱,拿去买几升糙米子, 姑息姑息,过日子吧。”
进入大厅,还得踏上五级汉白玉砌的台阶。台阶两旁,立着一对比正凡人还高的石狮子,高大威猛。
也算是我二爷爷,碰到了积善成德的红花世主,既借给本金,别的还打发三十个铜板。如果碰上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不但借不到钱,别的,叫喊一条偷咬人的大黑狗,咬你个血花流水,前来乞贷的穷男人,也无可何如呀。
光洋把握在马姨太手里。马姨太说:“我记得,两个月之前,你来借过钱,如何又要借?你家里是个无底洞,甚么时候都填得满呢?“
草乌从小就连槽门口长大,看到收支杨昌濬篷卢府最多的几类人,一是交租子的人,二是乞贷的人,三是杨府的亲朋老友。现在正值青黄不接,来杨府借一块两块大洋,到瀫水街上买两担糙米子的人,更加多了。
出了槽门口,我二爷爷听到口袋里的两块银元,碰撞时收回纤细的响声,恐怕两块银元,变成两只颀长腿、长脖子的白鹭,一下子飞走了。以是,我二爷爷紧紧捂着袋口。不防备,跌在路边的尖石头上面,头颅差点碰到大石狮子上。
矮子草屋,一把抱住,我二爷爷才站稳身子。
按例,我二爷爷说一堆感激的话。
我二爷爷陈皮,族长剪秋,垂动手站着,悄悄地等待。我二爷爷传闻,南星老爷家正厅,正厅上的大梁,是从东海借来的龙骨。
篷卢府的仆人,杨昌濬,做过闽浙总督,见多识广。以是,篷卢府的正厅,不是完整传统的形式,起码融入西欧修建气势。八根罗马式的大圆柱,高大气度,撑起一个大大的露台。露台的墙上,有白玉做的浮雕,山川,人物,花鸟。
‘’两分的利钱,老端方,不能粉碎。”
“是啊,老爷,我们本身,也将近当叫化子了,你却还在四周撒钱,干甚么呀。”
草乌和人说话,向来是微风细雨,细声细气。“二娘舅,又来乞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