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王浚上奏伐吴,司马炎大殿议兵。[第2页/共4页]
果不其然,贾允话音未落,只见太常卿何劭当即接口:"贾公所言甚是。昔年邓艾平蜀,功高震主而生祸端,前车之鉴不成不防。"
正在司马炎看罢杜预奏章略显烦恼之时,倒是忽听前来阻谏的贾允又要阻战,不由忽的暴怒:“贾允!"帝王暴喝震落梁间积尘,“永平元年你阻伐蜀汉,泰始六年你谏停平羌,今复欲误朕耶?”
贾允不等杨珧说完,马上厉声喝断,额角青筋不由暴起:“本日岂能容你胡口乱言!”
跟着圣谕颁下,二十万雄师如棋盘落子般展开:安东将军王浑接过虎符时,腰间玉具剑与青铜兵符相击,收回清越鸣响。这位并州名将眼角细纹里还凝着并北风沙,江西水网地形图早已烂熟于心。
黑玉棋子刚落"建业"星位,忽见黄门侍郎捧襄阳急奏踉跄而入。
“你!”
荀勖看着丈余长的白练账目,轻抚玉笏接口:“臣闻益州船匠多逃往汉中,可见......”
武帝的目光扫过丹墀下的群臣,只见贾允气的面色乌青,何劭倒是低着头只顾自的捻着朝珠,张华如有所思地抚着奏章,仿佛在思考着甚么。
建兴三年暮秋,长安城覆盖在萧瑟的北风中。太极殿前的铜驼在晨雾里若隐若现,檐角垂下的冰凌被初升的朝阳照得晶莹剔透。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武帝司马炎身着玄色十二章纹冕服,指尖无认识地摩挲着御案上的奏章,目光掠过殿中垂首而立的群臣。
不错,贾允恰是此意。
“陛下圣明!”群臣山呼声中,侍中贾允却俄然出列:"陛下且慢,臣有本要奏。”
又要一唱一和的禁止司马炎伐吴。
司马炎看着如此诡异的场景,不由想起月前访问的凉州信使,阿谁满脸冻疮的驿卒跪在阶前,泣声诉说马隆的军队在祁连山缺粮时,虽也频频掠取的粮食,但掠取不到时。曾也煮皮甲充饥。而现在这些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之臣,哪个又能做的到?只怕粗茶淡饭一口也吞咽不下去,只晓得在大殿之上以泄私愤。
天子御言,哪个敢再出声?
“莫非看了此图。两位大人还那么说吗?”
司马炎的指尖忽得落在奏章上“吴主孙皓每宴群臣,置黄门郎监察,醉即剥面凿眼”处骤停。侍中张华趋前低语:“上月吴地细作来报,昭明宫'流香渠'中新溺毙十二宫人,皆背刻'谏迁都'血书。此正与王刺史所奏报吴主昏庸无道,东吴诸臣皆都想食其肉,啖其血以解心头之恨来看,确是一模一样。"
武帝不由缓缓开口,声音在金銮殿梁柱间回荡:“传旨!擢升马隆为平虏将军,赐爵关内侯。凡西征将士,按斩首级数赐田宅,亡者更加抚恤其家。着太常择谷旦,于南郊设坛祭天,以表榜马隆平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