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王济弹劾王浚,金陵归王命。[第4页/共5页]
日昳时分,文籍车队驶过铜驼街。百姓争睹以吴宫锦帷包裹的竹简,无人重视王浑车驾在巷口调头。王浚按剑立于兰台最高处,看最后一车书柬卸货时,忽将杜预赠的断箭投入火盆。
“当年邓艾灭蜀后如何?”王浑俄然抓起裂砚砸向铜盆,火光“嗤”地燃烧。黑暗中他的嗓音如生锈刀剑相磨:“我要的不是王浚的命,是陛下内心那根刺。”
宫灯次第亮起时,天子将王济的奏章扔进青铜冰鉴。漂泊的竹简上,";僭越";二字垂垂沉入冰水,而杜预新送来的《吴国山碑》拓片正在案头放开,石鼓文里藏着半句被刮去的";紫盖黄旗";。
张华躬身清算残片,瞥见御案上并排放着两份文书:王济参劾的奏章字字工致如列战阵,王浚请罪的表文却洇着江水潮气。最奇的是两封文书边角都染着同种紫檀香——琅琊王氏特制的熏香。
惊雷劈开云层,青白电光里,王济瞥见父亲眼中有他从未见过的阴鸷。二十年前钟会谋反的旧事浮上心头——当时父亲恰是监军。
中午暴雨突至,司马炎却在露台置酒。雨水顺着他的十二旒冕砸在杜预奏报上,将";得陆逊兵法十二卷";几字泡得恍惚。当闪电劈开建春门城楼时,天子俄然指着南边大笑:";当年东吴使臣讥朕殿宇狭小,现在他们的《吴都赋》原稿,倒要在朕的兰台接灰了!";
杜预的声音混着伞面雨珠簌簌而落。他鹤氅下暴露半截《吴地志》手稿,那是王浚遍寻不得的陆机真迹。
暮色淹没洛阳时,孙皓在归命侯府摊开未呈的《吴宫秘录》。他指尖悬在";王浚私藏";四字上很久,终将书卷投入暖炉。青烟升起处,模糊可见陆逊讲明的《晋宫室考》正在火中蜷曲。
“弹劾王浚违诏的奏本,彻夜就得递进兰台。”王浑俄然抓起半干的狼毫,笔锋悬在空缺的“御史中丞王济”落款处,“杜元凯远在江陵,王士治千里奔袭岂能事事叨教?但陛下......”笔杆“咔”地折断,墨汁溅上王济紫袍,“最忌边将擅权!”
";赐座。";
";臣在南边亦设此座。";孙皓抚过锦墩上熟谙的双螭纹,";只是垫了六层兕革——";他迎着群臣抽气声浅笑,";防洛阳的倒春寒。";
宗子王济疾步穿过帐门,锦靴踏碎帐前雨帘。他抬眼便见父亲立在《吴地坤舆图》前,烛火将那道山岳般的背影投在「武昌」二字上,竟压得整幅舆图微微发颤。
王济攥紧袖中密信。这是三日前从秣陵送来的线报,胪陈王浚私分吴宫珍宝、放火焚毁孙皓寝殿等十二项罪行。他太清楚父亲要甚么——灭吴首功该是王家,而非阿谁豪门出身的益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