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永宁余烬,永嘉初啼。[第3页/共4页]
"此乃天意。"司马颖将冕冠碎片撒入激流,碎片俄然化作龟甲摆列成"离上坎下"未济卦。他想起八年前在邙山古疆场,张华血溅的《徙戎论》残页也曾闪现不异卦象。
六月月朔,东海王司马越的皮靴踩碎铜驼大街的瓦当,断裂的"永始"二字混入血泥。参军潘滔呈上洛阳太仓簿册时,惊见页缘密密麻麻的啮痕——竟是饥鼠啃食粟米时连带咬穿了帐本。
四月初八,成都王司马颖的白马踏过伊水浮桥时,水中俄然出现红色波纹。陆机发明这不是血水,而是无数朱砂符箓随波逐流——赵王军中的巫觋正在发挥厌胜之术。
永兴元年三月,成都王司马颖的七星冕冠坠入漳河时,河面浮起万千萤火。参军卢志打捞起冠上摇摇欲坠的东珠,发明珠内封印着当年陆机在邺宫写《豪士赋》时的烛影。对岸俄然传来羯鼓声,刘渊的匈奴马队举着火把,火光中映出东海王密使的身影——那人腰间玉玦竟刻着"元康九年尚书台制"。
俄然东南风起,司马冏嗅到风中裹挟的焦臭味。那是他三日前焚毁的赵王粮仓,灰烬里混着《论语》残页——"礼之用,和为贵"的笔迹在余烬中蜷曲成诡异符文。亲卫呈上从敌将身上搜出的玉带钩,钩首螭纹竟与东海王越客岁寿礼上的纹样分毫不差。
"报!并州急件!"传令兵呈上的木匣夹层掉落数粒黍米,米上刻着匈奴笔墨。司马越用银刀挑开仗漆,信笺浸出羊膻味,笔迹却在烛光下化作洛阳宫城舆图,未央宫方位排泄黑血。
永嘉元年七月,被囚金墉城的晋怀帝闻声女墙传来《明君曲》,曲调竟与当年贾后毒杀杨芷时宫人所奏不异。侍从掘开墙角,挖出充满铜绿的编钟,钟内壁刻满"元康"年号。当夜暴雨冲刷钟身,流出的锈水在砖面汇成"五胡乱华"四字。
蒲月月朔,地动来得毫无征象。成都王军的鹿角砦俄然陷落,裂谷中涌出红色泉水。陆云捧起水样时,发明此中游动着透明盲鱼——与他在吴郡龙穴所见普通无二。
"取《禹贡》来!"司马颖挥鞭指向北邙,他记得张华曾说过洛阳地脉承高傲禹所铸九鼎。当舆图展开,世人惊见洛水与黄河交汇处构整天然"八"字,正应了邙山古冢出土的谶文。
玄月初九,刘渊在左国城祭奠冒顿单于时,祭坛俄然地陷三尺。从裂缝中挖出的青铜钺上,刻着"汉匈奴左贤王"篆文——这恰是他祖父于扶罗的佩器。巫师用獭油擦拭钺身时,闪现出洛阳城破的幻象。
"报!洛水断流!"标兵的嘶喊惊起满营飞鸦。司马颖展开《水经注》残卷,见"洛水"条目旁有张华朱批:"地脉绝则王气衰"。他蓦地想起昨日斩杀赵王信使时,那人怀中的铜匣刻着大禹治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