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冷秋宫门[第1页/共3页]
殿中静得能闻声炭灰簌落。朱高煦暗中扯我衣袖,我微微点头。朱棣击案:太子,朕问你,陈文昭勾搭倭寇,是你授意还是放纵?
朱高燧忽地靠近我,抬高声音:二嫂现在手握锦衣卫,可要记得小弟这校尉啊,他日送些江南新进的绸缎,给您裁几身冬衣?
我侧身避开半步,淡笑不语。
都给朕滚!瞥见你们就心烦。世人如赦般仓猝起家施礼退出大殿。
没银子修大典、没银子赈灾,可江南抄出七千八百万两!倭寇猖獗,官员运火药硫磺三年之久。
江上明火执仗运火药硫磺,漕粮掺沙石,三年无人发觉,你监的是承平乱世,还是监了个火药桶在应天府?
欺瞒?朱棣甩出密信,这信笺上‘仁厚太子’四字,但是你亲笔讲明?允他们‘暂缓清查’!
汉王妃……他话音一顿,我心头猛地一紧,你督管锦衣卫,若再出忽略,朕唯你是问。
殿内燃着松香,却压不住劈面寒意。朱棣端坐雕龙檀椅,面若玄铁,茶盏在手中攥得咯咯作响。
朱高燧顺势接话:是啊,老迈闭门思过,恰好养养精力,免得下次又被爹揪住把柄!
都滚出去!朱棣甩袖踏入中和殿,四人贴着墙根踱步而入。
朱棣目光扫视一眼,跪伏于地的世人,汉王、太子,赵王留下。言罢,朱棣瞥了我地点的屏风一眼,眼神中明白奉告,随即拂袖而去。
朱高炽的衣袖轻拂过我的裙摆。我昂首望向他的目光,只见这位体弱多病的储君,眼中竟燃烧着前所未有的断交与冷峻:这帮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勾搭倭寇,罪无可赦。
朱高忽的燧以头触地,朱高煦不屑地讽刺:瞧你那惶恐失措的模样!
朱高煦额角青筋暴起,却毕竟伏地不敢言。朱高燧伸直墙角,朱棣负手踱步,袍袖扫过案上奏折:朕北上巡查时,将国事拜托尔等。
老三!朱棣暴喝将目光转向朱高燧,朱高燧惊得昂首:爹,这......这也能扯到我头上......
朱高炽叩首不止:儿臣绝无此心,必是那贼臣欺瞒……
北伐要粮,永乐大典要银,迁都北平、补葺运河哪样不伸手?他倒好,让个汉王想体例,我是监国呢?还是你俩荷包子?
殿门吱呀合上时,落日已斜,朱高煦袍角沾满灰尘。他苦笑一声:莲儿,这监国倒成了烫手山芋,恰好又砸在咱头上……
我跪伏在冷硬的砖面上,掌心沁汗。朱棣忽地立足,目光扫过我们四人:太子,罚俸禄三年,闭门思过。
话音未落,朱棣一脚又踹:交权半年,倒推得洁净!两年前漕船私运,你锦衣卫可曾截获半艘?前两载你喂狗了?
失策?你保举的官员贪墨漕粮,勾搭倭寇,仁厚至此,大明江山都要断送!
见我徐行而来,朱高炽与朱高燧二人神采惊奇,唯有朱高煦神采如常,似在料想当中。我跪于朱高煦之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