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科幻末世 - 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 - 第486章 造炮?(下)

第486章 造炮?(下)[第1页/共3页]

“能,我敢打包票。”

汗青上的“盖亮”式火炮就是因为担忧火车大轴不如专业炮钢的强度好,是以炮管壁比原版厚了很多,因此形成火炮比原版重了很多,几近重了50%。

“哪儿有人出产过炮弹?”

毕竟当年唐亮在北京军博观光的时候,就有先容八路军期间本身造的迫击炮,既然汗青上这么差的前提都能自造迫击炮,那么现在有这么多设备,还造不出么?不成能!

“造迫击炮的钢材如那边理?”

当然现在唐亮的独一的题目是——如果把火车头的大轴拆了造炮,火车头剩下的部分卖给体系还能剩多少钱呢?

既然难度更大的身管火炮仿佛都能够试一试,那么干吗不试着出产难度更低的迫击炮呢?固然穿透力不如身管火炮,不过八路军这个阶段又没有多少攻坚的需求,更多的是野战,那么迫击炮出产难度低,如果能造的话想来能比身管火炮造的更多,何未几造这个呢?

“当初济南兵工局能造少量的猛火药,让大师找一找这个处所的工人,再说了,前次我们攻陷济南,不是有鬼子节制的新中华火药厂的工人投奔我们了吗,找他们问问!”

“就几根大轴罢了,不至于被体系扣减太多钱吧?”

能造炮弹的技工徒弟们,对哪个按照地不是宝贝?

本来115师各个首长还在考虑这些机床搬到鲁中山区后应当优先造甚么呢,既然唐亮说能造炮,那么军事集会上统统与会职员分歧同意:

“制造炮弹不但要有炮弹壳,还得有猛火药,这个去哪儿弄呢?”

毕竟先处理有无题目,前面才是处理吵嘴题目。

只是一个题目处理了,又一个题目冒出来了。

115师随后发动听员停止排查和寻访,只是2天下来,还是没一点眉目,只是有人提了一嘴:

“就先造它了。”

而115师代师长和政委倒是非常冲动。

“不,等我们把炮和炮弹造出来再说。”

唐亮暗自嘀咕着。

山东地区向来没有兵工厂造过炮,韩复榘治下的济南兵工局固然能制造一些火药火药以及轻兵器,但是火炮和炮弹是向来都没制造过的。

“当然没题目。”

靠着这批火炮,华野在多个部分战役中火力占优,整旅整师整军干掉国军的仗越打越多,越打越顺,最后缉获的身管火炮乃至超越了入关前的东北野战军。

“当年北洋军在天津机器局造了一些火炮和炮弹,也许去天津四周找找还能找到会造炮弹的人?”

毕竟汗青上八路军手工都搓出了迫击炮,唐亮手上有“朝日号”补缀船的一大票机床,要出产迫击炮只会更轻易,指不定比国府的兵工厂出产的迫击炮气密性做的还好。

唐亮这一句话出来,大家侧目——合着你这也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