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 第11章 定国公教孙

第11章 定国公教孙[第1页/共3页]

陛下虽看似宽仁暖和,但你切莫小瞧了当今圣上。

“因为你没有野心。

定国公府的书房内,烛火在轻风中摇摆闪动,那昏黄的光影在墙壁上闲逛,仿若一幅班驳陆离的画卷。

我们身上都有中山王的血脉。

你为陛下出运营策,不管是民生军事还是各种事情上,你的设法都非常好。

但眼中被人嘉奖的高傲之色还是溢于言表。

言罢,他身姿矗立,好像苍松翠柏,眼神果断,好似盘石之固。

定国公徐永宁正襟端坐于书桌后的太师椅上,他神采严肃,却又在那眼角眉梢处透着几分驯良。

保护大明江山,也是我们徐家世世代代义不容辞的任务,容不得涓滴懒惰。”

“大祖父的教诲,孙儿定当刻骨铭心。

但是陛下仰仗着不凡的聪明和坚固不拔的意志,如中流砥柱般力挽狂澜。

“多谢大祖父嘉奖,孙儿不过是尽本身的微薄之力,为大明江山社稷略经心力罢了,实不敢居功。”

毕竟太宗的仁孝文皇后为我徐家人。(世宗改的成祖)

“本日你既已领受陛下的嘱托,今后定要更加经心极力地帮手太子。

“看来陛下对你甚是看重,你定要珍惜这份恩宠,切不成孤负陛下的希冀。

我们徐家之人,同气连枝,就算你是膺绪公一脉,本公也会对你视若己出。

他大刀阔斧地清算吏治,让朝堂高低焕然一新,赃官贪吏无所遁形。

这一年来,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本公都瞧得真逼真切。

“好了,本日我们爷俩在这书房中的说话,你务必服膺于心,也切莫泄漏半分。

他目光中尽是欣喜之色,好像一名老农看着茁壮生长的麦苗。

孙儿必当经心全意帮手太子,为大明的繁华昌隆奉献统统,倾经心血。

这大明的复兴之势可否持续下去,实在是让人忧心忡忡啊。”

定不负陛下的厚爱,不负大爷爷的殷切希冀,更不会屈辱徐家满门忠烈的英名。”

此二字,包含着济世安民之意,更有在大明遭受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的期许。”

徐永宁神采蓦地一肃,语气变得持重严厉起来。

这便是陛下信赖你的启事。”

“孙儿明白,大祖父放心。

就连党争之事,你的均衡之策,也让人耳目一新。

在军事上,陛下更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击退内奸,开疆拓土。

徐志道赶快谦逊地回应,朝徐永宁深施一礼。

双眸如同火把般敞亮,紧紧地盯着面前身姿矗立如青松的徐志道,缓缓开口,声音降落而有力。

切莫因一时忽视粗心,而堕入那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诡计旋涡当中,万不成粗心啊。”

徐永宁听闻此言,微微点头,那斑白的髯毛随之悄悄颤抖。

于民生之事上,你不辞辛苦,深切官方的大街冷巷、田间地头,切身材察百姓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