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定国公教孙[第2页/共3页]
“因为你没有野心。
徐志道慎重点头,眼中闪动着打动与果断交叉的光芒。
但是陛下仰仗着不凡的聪明和坚固不拔的意志,如中流砥柱般力挽狂澜。
但眼中被人嘉奖的高傲之色还是溢于言表。
定国公徐永宁见徐志道如此答复,倍感欣喜,持续叮嘱道。
稍有差池,便能够掀起惊涛骇浪,激发难以预感的轩然大波。”
就连党争之事,你的均衡之策,也让人耳目一新。
徐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每小我都紧紧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要时候将此铭记。”
定国公徐永宁正襟端坐于书桌后的太师椅上,他神采严肃,却又在那眼角眉梢处透着几分驯良。
定国公府的书房内,烛火在轻风中摇摆闪动,那昏黄的光影在墙壁上闲逛,仿若一幅班驳陆离的画卷。
孙儿定当谨言慎行,与徐家存亡相依,荣辱与共。”
双眸如同火把般敞亮,紧紧地盯着面前身姿矗立如青松的徐志道,缓缓开口,声音降落而有力。
可太子年幼,心性尚未成熟,脾气亦不决型。
小瞧陛下的人,不是告老就是外放。
只是陛下暮年为了国事殚精竭虑、劳累过分,乃至身子亏空,这才不得不考虑太子即位之事。
切莫因一时忽视粗心,而堕入那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诡计旋涡当中,万不成粗心啊。”
你做得实在超卓,不亏为神童之名,令人赞叹。”
徐永宁神采蓦地一肃,语气变得持重严厉起来。
你为陛下出运营策,不管是民生军事还是各种事情上,你的设法都非常好。
定国公见状,缓缓说道。
徐志道赶快谦逊地回应,朝徐永宁深施一礼。
他大刀阔斧地清算吏治,让朝堂高低焕然一新,赃官贪吏无所遁形。
我们身上都有中山王的血脉。
你的眼睛没有一丝欲望,不像那些老谋深算的人,能够藏住,也不想初出茅庐的年青人藏不住,你是底子没有。
本公虽不是你亲祖父,但我们都是中山王的先人。
“大祖父的教诲,孙儿定当刻骨铭心。
“你晓得你这么有才调,还年青。陛下为何对你这么信赖还不设防吗?”
徐志道一愣,低头深思起来,半晌后,还是摇了点头。
大力生长贸易,让贩子之间重现繁华之象。
太子虽贵为储君,但毕竟年幼,心机纯真如白纸,极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操纵。
定不负陛下的厚爱,不负大爷爷的殷切希冀,更不会屈辱徐家满门忠烈的英名。”
陛下的嘱托,就是孙儿前行的指引,如北斗高悬,孙儿服从。
“多谢大祖父嘉奖,孙儿不过是尽本身的微薄之力,为大明江山社稷略经心力罢了,实不敢居功。”
恰是陛下的这些行动,才将大明从风雨飘摇中挽救出来,成绩了现在这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乱世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