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收购价高[第1页/共3页]
宋芷越是在如有所思。
吴氏见儿子已经将税粮筹办好,因而开口道:“那我转头拿着家中绩好的麻线,去村中兑一些织好的麻布返来,先将这些筹办好,到时候走的时候也不会那般仓促忙忙了!”
本朝的律法规定,男人年满十八为丁男,每丁每年须得向朝廷交纳二石粮食。
除了粮食如果挑选交纳绢二丈、以及绵三两,当然交纳的布不是牢固稳定,还需因地制宜。
“但我瞧着本日有很多百姓进城缴税,也不知大人这会子可在县衙。”
宋芷一拍大腿,“瞧我,将这事儿都给忘了!”
一夜好眠,待到第二日凌晨,宋芷还是如平常一样,提上糕点筹办出门。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工夫,良田寻了过来。
就如许,宋芷再次背上背篓跟着良田去了县衙。
持续劳累了大半月,世人俱是非常疲惫,在用过晚食后,一家子早早的便歇下了。
“我深思着我们家里头的粮食不但不能卖了,如果粮食价低我还想买一些存家里,转头说不得用来做吃食用。”
待听到周掌柜说宋芷带了少爷预定的艾草皂来,良田忙进了会客室见宋芷。
“娘,您看我们要不要到时候恰好拉些去县城售卖?”
“大哥一会儿还要去村中帮困难户耕作,这点子东西看着多,实在并不重,我一人能成的!”
良田但是晓得,这艾草皂但是关乎官营铺子的将来,少爷对此但是很正视的。
这较着就是违背常理,今夏年景不错,算是一个歉收年。
这也能解释得通。
说到纳粮,那就不得不提到本朝的税收轨制。
宋友山点点头,扣问道:“本年收成好,我已经算过了,再给了王家的租子,以及赋税后,咱家里还能余下一千五百斤的麦子,这些麦子必定够咱家吃一年了。”
宋芷心下稍安,将心头的那一丝不安临时压下。
清算好东西,宋芷同阿奶说了一声,便要带着东西进城。
说罢,也不待她奶再说,径直背着东西便出了门。
如宋芷地点的祁水县,只要以种麻为主,遂他们能够交纳麻布二丈五尺,以及麻三斤。
宋芷在城外耐烦等候了约莫半盏茶的时候,才跟着迟缓前行的步队得以入城。
“这如何会有假,这不要交赋税了,这几日我每天去县城卖麻布,亲耳听到的,如何会有假?现在一斤麦比客岁还高一文钱呢!”
本日的入城口,一样被长长的运粮步队占有。
那里粮食多,粮食的代价不降反升,这便有些分歧乎常理了。
从他们的脸上,宋芷看到了独属于歉收后的高兴。
城中街道一眼望去,也满是运粮食的百姓。
这时,杨氏端着陶罐从厨房中走了出来,“娘,粟米粥熬好了,能够吃晚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