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朽」[第2页/共3页]
“而「均衡」对此则是以冷视的态度,坐看天平上的砝码不竭增加、倾斜,又再度复归均衡,观察着宇宙的熵增与熵减,并将其维系在一个相对均衡的点。”
循环不但可以是宇宙的循环,一样可以是生命、文明的循环,给了这个宇宙统统生灵和文明,一种试错的机遇。
对于宇宙这个团体来讲,向来不会在乎你走的是甚么命途,因为结局已经必定,终将走向「终末」,而后复归肇端,再衍生出新的,更加完美的宇宙。
美与丑,喜与悲,善与恶,爱与恨——无数对峙的观点被缔造、解释,仅为满足仲裁官们对于「零和」宇宙的痴迷。
“「不朽」的龙啊...”
「龙」自浑沌初期就已开端游走各界,并寻求「存在」的答案。
生命从“道”中来,回“道”中去,道生万物。
但,也因为路断了,落空了大部分才气,断了传承。
万物出世之始,「存在」的砝码被置于盘中,绽放的生命能量令字宙的天平刹时倾斜。但「均衡」的万物出世之始,耐烦无可估计--假以光阴,「存在」,与「无」,必定再次完美相抵,宇宙法例的均衡必定获得尊敬。
成为「存在」的一部分,只要「虚数之树」还在,「龙」便不朽不灭。
只不过,相对于过往,仅仅只是他们本身提瓦特这一方小天下来讲,现在要面对的是全部宇宙标准层面上的法则。
但普世的律法难以超出时空,凡人们只得于世俗中追随「均衡」的美感,不遗余力地抹消人间的极度:
机遇就摆在那边,用不消就不是若陀该考虑的事了。
但对于易麟未曾提到的那两位星神,也就是已陨落的「不朽」,和曾经与他们牵涉甚深的「贪饕」。
「龙」是以悟“道”,感悟出「不朽」之道。
“子虚之天勾连众生的运气,而「终末」代表着宇宙的肇端与闭幕。”
这里的「存在」能够是指作为框架构成无数天下的「虚数之树」,也被称为「存在之树」。
“龙的「不朽」,更多的是生灵的不朽,肉身、传承、精力、信心上的不朽。”
「时候」滋养大千天下的文明,使之生长,使其富强,而后走向灭亡。
易麟侃侃而谈,给本身这帮老友,阐发着提瓦特与现在这片宇宙间的类似之处。
“法涅斯制定七政四余的次序,调和、弹压过往的法例,以求让提瓦特达到均衡长存。”
「龙」的后代,「龙裔」出世了。
而龙的「不朽」命途,自其陨落,后代又产生了窜改,被豆割成了「敷裕」与「繁育」,自此再无人能够踏上「不朽」,前路已断,除了古初龙还在的那会便已存在的后嗣,仍能逗留在「不朽」命途之上。
“但这一观点过分于广袤,也过分艰苦,乃至于本不该该在生灵的身上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