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第2页/共5页]
“岁”的本义是岁星,岁星就是木星,木星运转的轨迹叫“太岁”。《说文解字》:“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仲春一次。从步戌声。《律历书》名五星为五步。”以是“岁”指的是木星,有人也称为太岁星。我们常说“本年犯太岁”,意义就是“本年你惹得木星不欢畅了,要不利了”。开句打趣,人不利关木星啥事儿?是吧。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了:甚么叫做有节无气?那我们就不得不说说24骨气了。我们说的24骨气中,共有12节和12气,统称为骨气,平分到每个月是一节、一气。我们在这里要说一下,节和蔼是不一样的,如立春是正月的节,雨水是正月的气。农历的月律与年律有日差,转三年今后就有一个月有节没气,是以设闰就加在这个月。以是才偶然候闰八月,偶然候闰十仲春,不一样。三年一闰只消化了30天,还多三天呢。五年闰两回,天数又不敷,厥后研讨历法的人发明十九年闰七次最合适阳历也一样设闰。
如何定这个调呢?早在黄帝期间的伶伦,用十二根竹管,此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是非挨次将竹管摆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是非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然后插到土内里。竹管是空的,内里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类飞灰最轻,叫暇莩。把这些管埋在西北的阴山,拿布幔子掩蔽起来,内里筑室,绝对吹不到一点风,用它来候地气,因为地下的阴阳二气随时都在窜改。
上一讲讲到鸿钧老祖演变四时,春秋更替、四时轮转,大天然的万事万物开端构成,并开端遵循四时发展保藏,循环来去地运转起来。如许运转起来就会有很多的规律,也会产生很多窜改。但窜改下来出了题目了。甚么题目?就是一年四时下来太阳计年的天数(太阳历)和玉轮的天数(太农历)对不上了。有人问对不对的上有啥干系呢?这有很大的干系。我们的历法就必必要让太阳历和太农历符合。为啥要符合?它不符合不可啊,不符合的话本年过年是正月,下去几年,过年变三月了;要不本年六月艳阳高照,十七年今后,六月份就要大雪飘飞了。这让老百姓的日子如何过啊。以是鸿钧老祖必必要让它们符合起来。
这四句讲的是:年代更替,季候转换,骨气衔接,物候的运转和调和也已经开端成形。人们按照季候的窜改,堆集数年的残剩的天数——也就是闰余并成一个闰月,放在闰年里;用六律六吕来制定时序,调度阴阳。申明人类开端按照四时推移,日月更替,看望天然规律,始作万物。
现在的阳历也就是公元历,它是纯粹以太阳向来计时的,至于玉轮它是不管的。太阳是我记我的,玉轮你本身玩你本身的,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阳历记365天为一个天然年,但一个回归年(岁)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多出的5个多小时,四年就累计到24小时了,多出一天,必须设闰将其消化掉。是以,阳历每四年一闰,将多出的一天放入仲春份,如许闰年的仲春28天,闰年的仲春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