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上书言事[第1页/共3页]
“再者说,即便今后临濠府不免税了,这些地在公侯们的手中,他们倚仗特权仍然能够不交税。如许搞得老百姓的收成都进了私家腰包,向来没享用过父皇的恩情。有些人的贪婪实难设想,如果无益可图,就算拆了奉天殿,他们也毫不心疼。”
“请父皇恕儿臣妄言之罪。”
“这有甚么不好吗?”朱元璋反问。
“父皇的仁心,上面的官员却未能好好体味,付诸实际。那些夫子不但要做中都修建的活计,还得光临濠城里给当官的干私活,盖屋子。而是以迟误了时候,监工就冒死压榨工匠们,传闻本年开春农耕时候都回不了家。这些人都是家里的好劳力,误了农时,就意味着少了一份收成。至于那些被父皇特旨发往中都参与扶植的犯人,不但没有通过劳动改革痛改前非,反而因为遭到非人的对待,死伤无算,却无人问津。”
“儿臣还体味到,临濠城外现已没有无主荒地,更甚者本来自有耕地的农夫,很多都成了耕户。以是,固然朝廷免了赋税,但他们还是怕赶不上农时,交不上佃租。”
“儿臣以为,中都作为面子,当然首要,可其范围超越京师就没有需求了。我大明朝的里子更首要,与民生息,国富民强,才不坠我天朝大国的脸面。”
见天子活力了,朱标毫无惧色。环顾四周,目光停在了陪侍寺人王祈年的身上。朱元璋随即一挥手,让其退下。
本来以他的身份,直接找朱元璋口头汇报就行了,可朱标决定递个折子上去正式一些,另有就是趁热写下来,以免遗漏细节。并且,这回他决订婚自带着折子去,有甚么疑问便利解释。
“有话就说。”
“底下的老百姓可不晓得这些。那些公侯的家人们,仗着有权有势,硬说这地被天子赐给他们家了,百姓能如何?胳膊拧不过大腿,何况这胳膊太细,腿太粗。”
“儿臣大胆叨教父皇,若中都果然修建结束,气势恢宏,无与伦比,您会迁都吗?会耐久在中都理政吗?”朱标横下心,问了这么一句,直逼便宜老爹内心。
即便天子不安排,朱标也会安排。走水路相对快一些,特别是他们还带了三门速射炮,如此时候上不会晚太多,这也是朱标让他们跟着曹国公的启事之一。
“还不止于此。”朱标持续浇油。归正奏折里都写了,没需求藏着掖着。
喜好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请大师保藏: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另有甚么?持续说。咱倒要看看,是不是反了天。”
除了北征以外,古州、田州、澧州等处洞蛮常梗化反叛,命卫国公邓愈为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为副将,出兵讨伐。临行前还是做好了进兵安排:由邓愈率营阳侯杨璟、宜春侯黄彬出澧州,周德兴率南雄侯赵庸、批示佥事左君弼出南宁,吴良率平章李伯升出靖州,三道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