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防雷防火[第2页/共3页]
朱标下午在华盖殿召见工部侍郎唐宗鲁、户部侍郎陈则、礼部侍郎丘民以及应天府尹兰以权四人,交代防火事件。宫内一应办法由工部牵头,宫外则由应天府总管。叫户部来,是为了核算花消,叫礼部来则是为了让宫内窜改、增设符合天道礼节。
“部属略知一二。”胡惟庸半真半假地回了一句,张望着李善长的态度。
别说浅显民宅,就连天子地点宫城也不能幸免。有明一代,皇宫内最首要的奉天殿等三大殿曾数度毁于大火,又被重修。
南京的奉天殿算是比较荣幸的,洪武一朝未见起火的记录,只是到了朱棣靖难攻入南京,宫内起火,奉天殿等宫殿被毁。
就这么看来,如果能够确保宫殿安然,便能够节流很多国力。从汗青来看,三大殿多数毁于雷击起火,而非报酬放火,是以防天灾甚于天灾。
宫城以内,更是重点防备,需扩大水龙局的体例,并于奉天殿广场等开阔之处,设置存水的大缸,以备灭火之用。此等小事,朱元璋点头同意,让朱标找有司办理便可。扣问之下,再无他事,便让朱标归去了。
关于中都的事,朱标感觉已然说得很到位了,如何定夺全凭便宜老爹了。而后他又向朱元璋叨教,迩来京师多处产生火警,焚毁庐舍,职员也有伤亡,应当加强防火,增加水车巡查。
喜好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请大师保藏: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朱棣有感于上天对他谋权篡位、背叛祖宗行动的不满,过后放弃了重修,且故意重回南京。没两年朱棣驾崩,朱高炽、朱瞻基接踵即位,都没有重修三大殿,还是对南京念念不忘,这一停就是十来年。
“老相国,有甚么事您固然叮咛。”坐鄙人手的胡惟庸一脸堆笑地说。本日他接到李善长的聘请,到韩国公府一叙。
朱棣即位后想着迁都去北京,奉天殿就没有重修,一心修建新皇宫。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陪都,天子都不在此,修奉天殿也就没需求了。正统十四年,谨身殿、华盖殿起火被毁,至此南京三大殿都没有了。
但是这一次重修以后,三大殿仅仅利用了三十多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再次毁于雷击,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才重修结束。明末李自成兵败逃离北京的时候,放火烧了紫禁城,多数宫殿被毁,三大殿不得幸免。
这一次重修后,三大殿物尽其用,利用了一百多年,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再次被雷击焚毁。此次起火范围颇广,很多宫殿都被烧毁。重修工程直至四十一年(1562年)玄月才结束,但是限于表里焦困、南倭北虏的局面,国力有限,三大殿进一步缩水,乃至于宫殿和台基的尺寸相差很多,很不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