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纶音佳酿白眉童[第2页/共4页]
别的一名三十余岁的灰衣中年人坐在石墩之上,身边一条石案,手中酒碗一饮而尽,顺手放在石案上。石案上摆着三个酒坛和几个酒碗。三个坛子都已经开了封。
约一盏茶时候,前去禀问的孺子返回道:“家师说了,如此酷寒气候,既然有少林高僧流浪,还请上山喝茶。诸位还请与山上庵外客舍歇息。随我上山吧。”
那孺子接话:“倒不是个疯子!是又疯又狂!乃是个狂人!”
那小良子拿起一个酒碗摆好,斟满一碗:“嗯~~~懦夫请喝酒!多谢懦夫陪我师父喝酒,无法明天的下酒菜已经被我师父吃完了,待晚些时候,我再向仆人家讨些。现在仆人家大门紧闭,您姑息些。”说完抱着坛子,站立不动。
此时从生和尚缓缓道:“少林清引大师座下弟子从生,向贵宝地仆人叨扰。”
而周天一本身却禁不住酒香,上前徐行走到灰衣中年人身边,刚想张口讨酒喝,又恐语声惊扰了那两位静坐操琴的雅士,便做了个讨酒的手势。
那灰衣人看出周天一的难堪,大声道:“懦夫请坐,同饮同饮。我一小我坐着喝酒喝了两天了。虽有好酒不得同饮者,岂不为憾!有懦夫来同饮,再好不过!小良子!斟酒。”
两名孺子商讨以后,此中一人道:“请诸位暂于台阶之上稍息,且待我禀明家师。”
周天一贯留守的孺子道:“仆人家!我听这山后有琴声传来,固然我周或人钟吕不分,乐律不识,倒也听过很多军中豪客击笳操琴。都不如这琴音听起来纯粹,闻之觉转折之处无一涓滴的停滞涩塞,似有圆融之处能有昂扬之力转接,似有高亢之处能有荡漾埋没,却始终琴音绵柔,仿佛在按压豪气。我一起上山走来已经听到这琴声约一个时候,这琴音涓滴未有中歇,反而悠远绵长之意更增,似是有人在长诉苦衷。这操琴之人定时个内力妙手,不然断不然能已低柔琴音传送整座山,更何况是山下亦听起来仿佛在耳,且如此长时候不断不歇。像如许的内力如大江东流不废日夜。如许弹下去,我看就像刘玄德见孔明,扳谈起来废寝忘食不知停歇,三日三夜不止。”
周天一轻声道:“小兄弟,您请坐啊,我这讨酒的人哪有还摆谱端架子的。”
这时那琴声悠婉转扬的飘来,,逐步变得清幽起来。
周天一抱拳见礼:“我等欲往河南境地,须翻过此山才行。还请向贵地借道。不堪感激。”
诸人跟着那孺子拾阶而上,因为背着从生和尚,大师脚步放的就慢了。一起上弯弯折折,高凹凸低,竟走了约小半个时候才瞥见一座山岳半山间有一处大庵院。路上有很多动静构造,都是被那孺子封闭。
说是庵,实乃一座三层楼阁的庵观式大宅院。庵前错落的漫衍着十余珠环绕粗细的大松柏和别的绿植。特别庵前十大株腊梅顶风而绽。红腊梅黄腊梅色彩各别,于这凌冽夏季,朝气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