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与“包拯式”人物滕元发的交情[第4页/共4页]
甚么是差役法?
此举使得苏轼一头雾水,因为自来密州任后,苏轼就主动推行这项政策,比如先用助役钱招募了一些弓手,老百姓对此也很认同,履行起来也非常顺利。
小石特别爱好书法、名画、古器及各种奇特的东西,只要瞥见了,当掉衣服饿着肚子也要追求到,从不体贴另有没有吃穿用度。
这两天,杭州的余主簙来密,给苏轼带来了包含灵隐寺云知和尚在内的僧俗的手札百余道,并说杭州公众都忘不了苏学士,如此。
祈完雨的苏轼,面对新法对底层公众的滋扰,常常是夙夜忧叹,天灾已除,但天灾仍在持续上演。
滕公读到了神宗的遗诏后,竟当场扑倒在地,昏死畴昔,好久才复苏过来。
厥后得知,面对朝中小人变本加厉对滕公的诽谤,神宗始终不肯信赖。就在滕元发入朝告别之际,神宗天子终究晓得了滕公之冤,随即任命他为湖州知州,就在筹办重新任用他更高的官职之时,神宗天子不幸驾崩了!
遗憾的是,这件事到最后不知甚么启事此未能如愿。
谁知,就在密州官民同心合力地要将政策推行下去之时,此法又被废除。
事情的启事是,右御林军大将军、秀州团练使赵世居谋逆,而滕元发的妻党李逢与赵世居竟是朋友,以是就有小人向朝廷施压想侵犯滕公。幸亏神宗天子体味滕元发这个“包拯式”的刚君子物,恕他无罪,只给了个降职的惩罚。
送走了杭州的故旧,苏轼俄然收到了一个不好的动静:刚从青州离职两个多月的滕元发被朝廷降罪而落职!
我们前面提到过,作为胸无城府的文人官员,苏轼的脾气也不能免俗。一旦碰到了知己或老友,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恐有所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