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神童[第1页/共4页]

百姓们对承钧戴德戴德,自发为他立了生祠。但是,承钧得知后,当即派人将生祠裁撤,并亲身来到城西,对百姓们说:“我是太子,为百姓谋福祉是我的任务,大师不必如此。只要你们糊口幸运,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动静很快传到椒房殿。林婉清正在教宫女刺绣,听闻此事绣针差点脱手。她仓促赶到御书房,正瞥见承钧站在舆图前,踮着脚用树枝比划:“这里建水闸,这里挖支渠,汛期就不怕决堤啦!”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缀着两汪星斗。

萧南逸握着朱笔的手猛地顿住。这本《河渠志》是他上月才命人搬来的,原想着等承钧年长些再发蒙,却不想儿子竟偷偷翻阅,还能将前人聪明与实际政务联络起来。他放下笔将孩子抱上膝头,只见泛黄的册页间密密麻麻画着歪歪扭扭的线条,某处空缺处乃至用柴炭涂了幅简易的沟渠分流图。

喜好残局放逐:穿成太子的锦鲤小娇妻请大师保藏:残局放逐:穿成太子的锦鲤小娇妻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捕蝗之法推行后大得胜利,百姓们驰驱相告,奖饰太子殿下是“神童转世”。但是承钧服膺皇爷爷的教诲,面对赞誉只是低头施礼:“这都是前人聪明,儿臣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陛下,太子殿下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实乃我南诏之福。臣建议遵循太子的计划实施,定能改良城西百姓的糊口。”丞相王大人率先开口。

“混闹!”林婉清板起脸,内心却又模糊高傲,“这些是你该操心的事?快去读书!”承钧却抱着父亲的腿撒娇:“母后,儿臣读书可当真了!明天还背会了《禹贡》!”说着便一字不差地背诵起来,清脆的童音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连窗外的麻雀都扑棱棱停下了鸣叫。

此事很快在朝堂传开。三今后的早朝,御史大夫王大人上奏时特地提到:“臣听闻太子殿下聪明过人,虽年幼却心系民生,实乃我南诏之福。”话落,满朝文武纷繁拥戴。萧南逸看着殿下群臣,心中既欣喜又担忧——他深知,过早展露锋芒一定是功德。

第二日早朝,萧南逸看着儿子递上的奏折,心中既欣喜又震惊。这份奏折层次清楚,阐发透辟,所提建议实在可行,完整不像是出自一个八岁孩童之手。满朝文武传阅后,纷繁投来惊奇与赞美的目光。

萧南逸凝睇着儿子当真的小脸,俄然想起多年前阿谁抱着《河渠志》冲进书房的孩童。他将图纸递给在场的工部官员,后者细心打量后大惊失容:“此计看似简朴,却暗合《农政全书》中的捕虫之法,殿下天赋异禀,实乃我朝之幸!”

萧景川慈爱地摸着孩子的头:“逸儿不是不欢畅,而是担忧你被浮名所累。记着,真正的学问不是用来夸耀的,而是要藏在内心,比及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他指着远处摇摆的莲花,“就像莲花,要先在淤泥里扎根,才气开出不染灰尘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