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 第13章 功高难敌馋言谤

第13章 功高难敌馋言谤[第5页/共6页]

六镇兵变安定以后,胡太后一向犯愁如何安设元渊和他的北伐雄师。

但是,定州的军队进城以后,一个州兵站在城门前伸手把杨津的军队给拦住了,不让他们持续进步。然后,中山城门竟然直接被关上了。

当时天子元诩十七岁,已经晓得一些事情了。他固然也对元渊的做法不是很对劲,但他同时也发明了元徽是在蓄意添油加醋企图搞倒元渊。元渊好歹是北方平叛的功臣,也是现在宗室亲王当中最能打的,不能因为一点点瑕疵就扼杀了他的功劳。并且本身即将亲政,今后还要多多倚重如许的能臣。

固然,元渊在安定六镇兵变的过程中厥功甚伟,比他的前任元彧、李叔仁、李崇等人都要优良很多,即便有柔然帮手,仍然不能扼杀他的功绩。

胡太后一见元渊终究熟谙到本身的题目了,内心总算舒畅了一点儿,能承认弊端就还是好同道嘛。因而顿时任命左卫将军杨津为新的北道多数督,先把元渊的军权替代下来再说。

杨津气炸了,这定州管事的都是些啥人啊。他懒得废话,北道多数督领兵杀贼,违方号令者杀无赦,纵顿时前抽刀就砍,许被一见不好,面前这是个要命的主儿,再敢挡着的话估计还没看到叛军呢就先被他给咔嚓了,从速缩头躲到一边。

定州是个烂摊子,各处都是兵变的流民,官军这边因为没人批示,只好龟缩在中山等几个城镇内悲观戍守。元固到任以后,感觉如许太被动了,不是体例,便派官兵主动出去试图停歇兵变。因为前期叛军还没有同一构造起来,都是一小股一小股的行动,是以前期官兵很有收成,抓捕了很多叛军俘虏。元固命人把这些俘虏分派给各军作为奴婢。

元渊此举又犯了很大的忌讳。刘审固然官职没他大,但身份是朝廷派过来的监察特使,是代表朝廷的。你提早号召都没打,就把人家的本职事情给搅合黄了,让刘审如何下这个台阶?

这些细节申明元渊跟六镇镇民之间并非光鲜的正邪对峙,而是有些胶葛不清。

这还没完。因为当时投降的镇民实在太多,没有全数都发配到河北去,恒州还留了一部分。杜洛周兵变以后,留在恒州的镇民也筹算叛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有声望的带头人。因为元渊在北境人望甚佳,对待投降的镇民也不错,这些镇民就筹议着要把元渊抬出来当老迈,领着大师一起打天下。

但杨津现在是北道多数督,全权卖力北方的平叛事件。县官不如现管,如果放杨津进城,两军合一,他就得交出兵权靠边站了,这个他感觉有点接管不了。

于瑾临时回到洛阳复命,贺拔三兄弟则留在恒州刺史元纂帐下持续驻守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