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治学[第3页/共6页]
他深知,要让这些受八股文章影响至深的学子真正了解新学之理,唯有让他们亲眼所见、亲手所触,方能废除他们心中的成见。
学子们低头不语,先前提出质疑的年长学子俄然跪地叩首:
“带他们到山川河野之间,让他们触摸岩石的纹理,感受水流的力量,亲目睹证星斗运转的轨迹。朕要让他们明白,所谓‘卑贱之学’,恰是治国安民的底子。”
灵月端着一盏热茶悄悄走近,将茶盏放在他的手边,柔声问道:“陛下,本日他们总算服了吧?”
另一名较为年青的学监郑庭霖也弥补道:
学子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群情:“不过是农夫用来灌溉地步的小玩意,何必堂堂读书人细究?”
“此如星斗之理,力之所引,轨迹即成。”陈晨说道,“若知其理,便可测天象、定四时,亦可为百姓之耕耘供应便当。”
“陛下,门生愚笨,竟未见如此深意。若水车之术真能惠及万民,便不该为士人所弃。”
陈晨深思半晌,目光中透出果断。他缓缓说道:
“陛下,这些事情虽有其理,却毕竟不过是粗活,与我等读书人何干?读书人应论道治国,而非事稼穑工。”
陈晨带着几十名门生来到京郊的一片地步,他身着便装,行至田间,脚踩在坚固的泥土上,抬手指向脚下的地盘,目光沉稳地问道:“你们可知,这地盘为何能长出庄稼?”
“你们可知这些裂隙为何而成?可知地为何震?”
陈晨听罢,神情顿时一冷,直视这名学子,声音降落却有力:“你叫甚么名字?”
门生们沉默不语,有人乃至暴露不觉得然的神采。
“是啊,但这条路,还很长。旧制之下,看法之成,岂能一朝一夕改之?但只要有人肯信,肯学,肯试,朕便不会停下脚步。”
陈晨闻言,微微一笑,却不点破。
那学子深思半晌,答道:“肩挑虽累,然足以养家;畜力虽耗,亦可耕耘,已足矣。”
陈晨扶起那年长学子,目光中带着几分欣喜:
学子们有人答道:“星斗为天帝把握,若无天帝之力,岂能如此端方?”
“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但天下之事,不止在庙堂,更在田间地头。唯有晓得万物之理,方能治国理政,造福百姓。若自视狷介,轻视万物,何故为天下栋梁?”
那学子微微一怔,答道:“此乃贤人之言,门生天然晓得。”
他命人取来一只木盘,在上方安排几颗小铁球,每颗小球有细线链接在中心,是非不一,再扭转木盘,只见铁球绕着中间扭转,轨迹清楚。
听到这话,陈晨并未愤怒,而是含笑反问:“若无此水车,地步如何灌溉?”
“书院学子又如何?若不下田劳作,你凭何批评此事?朕奉告你,天下职业皆有其用,无凹凸贵贱之分!农夫养国,铁匠筑器,读书人治世,缺一不成。若你不明此理,便不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