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谈判[第4页/共5页]
肖红兵甩着袖子筹算不管了。
谢翠娥点了五百块钞票,用一张红纸包了递给他,“贺哥,这是明天的回礼!你莫嫌少。客岁子我们和毛纺厂阿谁主任谈买卖你也晓得,五块五是我们的底价。贺哥今后有买卖,只要你能谈得上代价,这中间的差价我们都补给你。”
一听这话,江一龙噌地跑了畴昔,“哪条河?”
这个时候要记得,只要一面焙好了,再翻边。翻早了,鱼皮粘锅,鱼肉稀碎,翻晚了,鱼皮也黑了。好的火焙鱼完整如初,不粘不烂,不焦不枯,香喷喷,金灿灿。实在这时候火焙鱼便能够炒菜了。只需求切点辣椒,拍几粒大蒜一炒,就是一道湖南的传统名菜,香气扑鼻,连骨头都是酥的,让人多吃两碗饭。
“方才老周跟我讲,如果有风吹鱼、火焙鱼就好了。有些人好喜好吃小鱼嫩子。”
谈定了代价,前面的事情就顺利了。江一龙带着刘贵美、郝爱妹点鱼、装车,有条不紊,索索利利。
谢翠娥想了想,说:“我有一个主张。”
江大龙、甲龙、一龙兄弟三个按船上的端方,特地大朝晨就打了两尾红尾巴大鲤鱼供在“武财神”和“杨泗将军”的泥像前。一家人恭恭敬敬地叩首、进香,保佑本年买卖昌隆,顺顺利利。
五千八百块。
江一龙端起茶杯,“都不讲了,一人让一步,五块八,发发发,好不好?”
但是,火焙鱼要卖到外埠去,还要颠末熏焙。锅里焙出来的小鱼仔冷却后,再用谷壳谷糠、木屑子等东西熏,这个步调就和熏腊鱼一样了,只是火候和时候的掌控分歧。
贺贵明随便一算,就知伸谢翠娥多给了,抽出两张就要推给谢翠娥。
一屋子人听了哈哈大笑。
只要郝爱妹给郝大麻子透了句实话,“比捕鱼强很多!”
“你别看到他现在是挣了钱,明天、后天呢?下个月呢?买卖是那好做的?你看南湖那边阿谁张瘦子,暮年也是发了财的,厥后讲登陆登陆,现在又幸亏光屁股返来打渔。早晓得老诚恳实的,他日子不晓得几好过。”
肖红兵听了一阵冲动,他没想到这才三个来月,“兴龙渔业厂”就真的要带村民们挣钱了。
“有人要,我们就搞嘛!”这是江大龙的定见。
肖红兵顿时明白了,固然大部分村民和江一龙一家的干系和缓了很多,但是另有很多人记恰当初抢鱼的事,对他们有些犯怵。毕竟,平时点头之交是一回事,要做买卖,触及钱又是另一回事。
还未散元宵,恰是拜年的好时候。
鱼嘛,洞庭湖里多的是。
首要的是还是代价。
“江老板,恭喜发财啊,给你拜年了……”贺贵明闻声鞭炮声,带着媳妇和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来拜年。
江一龙又说:“实在没体例,哥几个也看到了,我们用的都是新鲜的湖鱼,我们兄弟一大早从洞庭湖捕上来的。不是内里那种放到下午卖不出去的死鱼能够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