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断肠词曲,玉碎香消[第2页/共3页]
这是他最后的词作,也是最后的感喟。
他走到书案前,取出一卷新写的词稿:"这些词,也请一并带去。将来自有明白人能读懂此中深意。"
他接过阿福端来的药碗,却没有当即饮下。那碗中的汤药泛着幽幽的绿色,披收回一股特别的香气。
阿福躲在院外的梧桐树后,看着书房中的烛光垂垂暗淡。他晓得,本身目睹了一个巨大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必定会被汗青铭记。
回想起来,从建康到汴京,从君王到阶下囚,这一起走来,何尝不是一场修行?
"时候不早了,"李煜看了看烛光,"你们该走了。记着,不管产生甚么,都要按打算行事。"
那一刻,月色如洗,桂花飘香。
"天下兴亡,百姓苦乐,系于一心。愿厥后者,能解此中三味。"
他翻开盒子,内里悄悄躺着一块青玉,玉面上刻着繁复的斑纹。那些斑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图案。
"先生,"黑衣人游移道,"大宋那边仿佛起了狐疑,已经派人周到监督这里......"
"不错,"李煜暴露奥秘的笑容,"这些年,我在汴都城中,可不但是在写词。"
黑衣人正要接过,却见李煜俄然收回击:"等等,另有一件事。"
"起来吧,"李煜扶起他,"你另有更首要的任务。将来史乘会如何写我的结局,就看你的了。"
暮秋的风卷起院中的落叶,收回沙沙的响声。李煜单独坐在书房中,手中握着一支玉笔,正在写他最后的词作。
"陛下......"阿福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记得,"阿福的声音有些哽咽,"当时候的春季,建康城里到处都是桂花香。"
"你可晓得,"李煜望着窗外的月光,"为甚么历代帝王都喜好赋诗作词?"
"先生,"黑衣人低声道,"大周后让我奉告您,她已经找到了阿谁玉匣。"
"这就是解开玉匣的钥匙,"李煜将青玉交给黑衣人,"务必亲手交给大周后。奉告她,机会到了,天然会有人指导剩下的路。"
他重新回到案前,提起羊毫,在词稿的开端添了一行小字:
阿福在中间听得一头雾水,但他晓得本身的职责就是保持沉默。二十年来,他早已风俗了仆人的奥秘行动。
"这是最后的信物,"他轻声说,"会有人找到的。"
"不必担忧,"李煜淡然一笑,"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终会走。这些年,我等的就是这一刻。"
汴都城外,一处僻静的别院。
李煜点点头:"二十年啊......"他的目光穿过窗棂,仿佛要望到千里以外的建康城,"你还记得当年的建康吗?"
"毕竟还是来了,"他望着月色中的天井,"这二十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