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崇祯,看我力挽狂澜 - 第118章 种子

第118章 种子[第3页/共6页]

陈贞慧记得崇祯帝在给他们讲课的时候说过一个故事,一支军队在仇敌的围追堵截之下,历经十二个月,翻越雪山,穿越池沼地,边行军边战役,一起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巨险阻,倒是靠着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这一起上,他们将本身的理念变成抱负的种子,走一起、撒一起,滋长、抽芽,终究长成了参天大树,获得了终究的胜利!

颠末这段时候的用心察看、访问调研,陈贞慧欣喜地发明,跟着梨园一起的鼓吹推行,百姓们,特别是身处底层、饱经沧桑的贫苦百姓,对于大明的承认度、虔诚度获得极大晋升。往昔那些苍茫、麻痹的眼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热切的期盼与果断的信赖。田间劳作的农夫,憩息时闲谈及明军英勇,眼中尽是神驰;贩子摆摊的小贩,闲谈中会盼着大明重振,语气尽是果断;乃至于现在尚被清军或是大顺军占据的处所,百姓们心底也都悄悄期盼着明军早日打过来,重归大明度量,仿若暗夜盼曙光,寒冬期暖春。

这支步队进了红花埠村后,眼尖的班主敏捷寻了一处宽广平整的空位,大手一挥,表示世人停下。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们呼喊一声,纷繁跳上马背、奔到马车旁,谙练地卸下一块块丰富木板。他们伎俩纯熟,拼接时榫卯符合精准,牢固行动一气呵成,手臂肌肉紧绷,青筋微微凸起,未几时,戏台的框架便有了雏形。几个女伶人也没闲着,在一旁细心清算着戏服和道具。那些色采素净的戏服,固然历经旅途颠簸,衣角有些磨损,绣花丝线偶有脱落,但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还是披发着奇特诱人的魅力,金丝银线闪动微光,龙凤呈祥、花鸟鱼虫的绣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能从衣角腾飞、游弋而出。

现在的崇祯,每日繁忙于朝堂政务之余,最大的爱好便是讲课讲学!他频繁出入皇家大学、皇家军校,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口若悬河、滚滚不断,旁征博引地讲授治国理政之道、军事策画之术。讲治国,分解历代兴衰,总结经历经验;谈军事,沙盘推演战局,传授克敌奇策。不但如此,他还要求从朝廷年青官员中经心遴选职员,集合培训、打磨成才,希冀培养一批能臣干吏,挽狂澜于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