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娱乐 - 一封凄美的分手信 - 第106章 在呼兰过“端午节”

第106章 在呼兰过“端午节”[第2页/共3页]

萧红是中国三十年代驰名女作家,1911年出世于黑龙江省的呼兰县,原名张秀环,后改成张乃莹,她用笔名萧红颁发作品。萧红被誉为“三十年代文学洛神”。

在西屋两间墙上挂着萧军、端木蕻良、柳亚子等中外名流的题词及来故居观光的照片。

穿过天井,劈面是萧红故居的正房,摆设室就设在正房里。堂屋中间安排着一个沙盘模型,再现了故居的原始形状。

早晨我为小柳拂尘,请他、何东、小郑去“北来顺”涮羊肉,以后何东安排了唱歌。

除了来踏青的游人,便是一个挨一个的小商贩了,有卖五彩线的、卖纸葫芦的、卖气球的、卖粽子的、卖茶叶蛋的……

东院五间正房:东面两间是萧红出世和她父母居住的屋舍,在屋内摆放着萧红曾用过的小饭桌、打扮台、茶桌等老物件。

5月25日回哈市插手高中同窗王德新的婚礼,婚礼在南通大街的五环宾馆餐厅停止。

对呀,这里就是萧红的故里,已经来呼兰四个多月了,也该去观光一下呼兰县最驰名的景观~“萧红故居”了。

1935年,萧红在鲁迅先生的支撑下颁发了成名作《存亡场》。1936年为摆脱精力上的忧?,她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傲的糊口》,长篇组诗《砂粒》。

此次唱歌的氛围已经与以往大不不异,何东刚当了几天“呼兰赋新康”的一把手就把权柄让出去一半;小柳也是刚从公司被下放,失落之情写在脸上;而我和小郑也别离从营销部经理、办事处主任位置降为办事处主任、事情站站长,固然权柄、市场没有涓滴窜改,但心机上的失落也是难以粉饰。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催各办事处回款,月尾前好不轻易凑上了一百箱货款。

已经两三年未在家过端五节了,客岁是在肇源县过的,肇源人都去松花江边的船埠去踏青。而呼兰人除了到呼兰河外,还会去西岗公园踏青。

院内有一座2米高的汉白玉萧红泥像,后花圃西侧另有碾房一座。

虽只过了一天,但这里已变得很冷僻。看着远处有几叶小舟飘零在河面上,这画面顿时让我想起了萧红的《呼兰河传》……

早晨与小郑请医药公司老付、刘经理、范主席、医药商店于经理去汇丰大旅店用饭,别的又给老于买了条烟,统共花了近600元。

见这里另有免费拍照的,一辆敞篷越野吉普车上挂了个“端五节纪念”的纸牌子,3元钱一张,便上车照了一张。

分到呼兰后他与何东共同办理呼兰市场,一个卖力县内,一个卖力周边市场。

一起上,我这个文学爱好者向小柳先容着“萧红”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