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锤炼丸擀[第2页/共3页]
“如许措置好的潮湿墨团,我们每次拿戥子称量出一两四钱,磨炼入模晾干后,剩下的便刚好是一两——以此类推,想得二两的干墨锭,需得称量出二两八钱的湿墨,三两则需四两二钱……”
“我们磨炼墨团时,是要‘一锤一折’,每磨炼一下墨团,都要将之翻折一次,且同一面磨炼几次后,还要将墨团团体停止翻转——制止墨受力不均、质地不匀,经年久置后会构成开裂。”
“当然,最首要的是要在磨炼入模前,最后一次查抄一下胶和烟的配比。”方建元正色,“毕竟我们杵捣时,放进墨臼中的墨团块头较大,平常墨工多数是重视不到那墨胶烟配比有没有呈现过甚么轻微失衡的——我们只能看得出墨内胶烟的异化状况。”
此次开窗前,他特地重视了下窗边有无正扫着地的墨工——昨日老曹头对着他耳朵的那一阵嗡嗡念叨,磨得他耳根子到现在都还疼着。
“喔,这不好说,块头大的墨,那必定要锤得更多一些,小的墨少。”方建元回声眨眨眼睛,随即低头稍一沉吟,考虑着给出个答案,“但如何说,上百锤也必定是有的,俗话讲,‘千锤百炼’嘛!”
“本来如此,那我明白了。”程映雪半蹙着眉头慎重点头,“那这么一看,丸擀这一步,做起来还是很简朴的嘛!”
但当她目光真正落到了那瞧着足有一斤重的铁锤身上,方才还躁动不安的谨慎脏立时就消停下来了。
“一则,是将墨团开端搓出个形状,便利墨工们依动手感精准分墨;二则,是趁机查验一下墨团的状况,万一出了题目,也好趁着墨上温度较高、比较柔嫩的时候及时调剂。”
“因为我们偶然也会在‘丸擀’这一步里,趁机向墨内添上些比较特别的新东西。”
“一斤的墨团胚子,满打满算也就能晾出不到七两二钱的干墨。”
“——不会觉着有些费事吗?”
“有这个感化。”方建元点头,“别的它也能在必然程度上制止墨块粘在桌子上。”
“反之,我们在戥墨前,若碰上了烟燥、发散,胶量偏少的墨,则会向其内略微添上些许炼好了的熟桐油,让它润烟。”
“对。”方建元弯眼笑笑,“前面要入甚么样的模,就先将墨团精准擀压成与之类似的形状——”
“是以,我们平常用的阿谁胶和烟的比例,都是大师颠末千百年实验下来取出的那么个‘经历数’,详细的,每年都会稍有些窜改。”
“哈哈,不会。”方建元大笑着抚了抚下巴上那一小撮半长不短的山羊胡,“女人,我们这一步首要有两个感化。”
“喏,就在那边。”方建元扬眉指向院内另一处小棚,言讫顺带手推窗看了下这院屋内过冬器具都安插得如何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