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诗人那些事[第2页/共5页]
可惜他自幼体弱多病,幼年还遭人算计,毕生不得考取进士。他就是中唐三李之一——诗鬼李贺。人们总说“天妒英才”,却不晓得天妒的背后常常是赤裸裸的人妒。
科举之路的断绝让李贺蒙受沉重打击,但他并未就此沉湎。
【史上最风骚的词人,一辈子有一半的时候是在青楼#汗青#小知识#北宋#柳永】
为了实现复兴家属的胡想,他到处寻觅当官的机遇。最后靠着皇室宗亲的身份,他获得了一个九品小官——奉礼郎,这个官首要就是卖力祭奠等琐事,与他的志向相差太远。
每天干着这些噜苏的活,李贺内心又憋屈又不甘心,只能把这些情感都写成诗,在诗里找安抚。
1034年,仁宗亲政,降落科举门槛,以此照顾多年未中的考生。柳永抓住机遇,把“柳三变”这个名字改成“柳永”,插手测验,终究得偿所愿,考中进士,出任余杭县令等职。此时的柳永已年过半百,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整天沉迷于烟花柳巷,而是勤勤奋恳,体贴百姓痛苦,兴建水利,管理灾荒,调剂赋税,深受百姓恋慕,在本地吏治中被列入“明官”行列。厥后,朝廷本欲破格汲引柳永,他却因献给仁宗的《醉蓬莱》中个别词句触怒天子,升迁之事就此泡汤。而后,柳永虽兢兢业业,却始终未能获得重用,平生最大的官职不过是六品的屯田员外郎,是以世人也称他为“柳屯田”。
小杜眼红,言语刻薄刻薄;大杜则谗谄暗害,致人死地。李贺无疑就是一个最为典范的例子。
而《梦天》中的“眺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从天上俯瞰人间,将九州大地比作九点烟尘,大海仿若从杯中倾泻而出的水,揭示出弘大又奇特的宇宙观,让人赞叹不已。
纵观李贺的平生,虽充满盘曲与磨难,但他的才调与光芒却没法被袒护。他用一首首奇瑰的诗歌揭示了本身对天下奇特的认知,虽运气多舛却笔耕不辍。
他的诗在当时就很受欢迎,可因为气势太奇特,后代虽有很多人尝试仿照,却始终难以企及。
他是北宋最风骚的文人,平生干得最多的事就是逛青楼。他本来是天纵之才,却四次科举不中。因为一首词,他成了北宋灭亡的幕后推手之一。他平生沦落,归天时一贫如洗,靠世人合伙才得以安葬。他就是大宋第一词人、白衣卿相柳永。
公元1008年,柳永终究到达京师汴京。当时的汴京经济繁华,柳永又一头扎进了这纸醉金迷的糊口,成为当时各大青楼的超等VIP。他报酬了备考都在挑灯夜读,他却躺在歌女怀里,好不快哉。1009年春,科举成绩公布,柳永名落孙山。心高气傲的他不但没有深思本身,反而写下《鹤冲天》发牢骚:“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朝暂遗贤,如何向?得逞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必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樊篱。幸成心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骚事,平生畅。芳华都一饷。忍把好话,换了浅斟低唱。”此词虽尽显萧洒,却也是以触怒宋仁宗,为他的宦途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