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忠贞营的去路(上)[第1页/共2页]
对小我之事,堵胤锡并不在乎,只是他放不下夔东的十余万忠贞营将士。
即使对朝廷,对天子极其绝望的堵胤锡,他也未曾想过要改换门庭,一日为明臣,毕生为明臣,读书人,软骨头很多,但真正将圣贤书读进骨子里的,也有。
大部分人对归附孟浚,并没有甚么定见,既然大顺如梦一场,已经成空,那么降明和降周之间,降周还更加的轻易让人接管,毕竟大师伙和官兵厮杀了多少年了,至于投孙可望,倒也不是不可,只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之间的仇怨,投奔西军,在这些顺军残部的内心,还是有些隔阂。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堵胤锡闻言感喟一声,随即说道:“老夫在看大王是否是一代雄主!”
说完这句后,不待孟浚有所反应,堵胤锡接着论述:“老夫生于万历二十九年,崇祯十年,以进士出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北新钞关分司,长沙知府,黄州兵备道,湖广按察使,佥都御史,湖广巡抚,兵部侍郎,乃至现在的东阁大学士(内阁)兼领兵部尚书,文臣之贵,老夫已至顶点。”
堵胤锡双目紧盯着孟浚,直看的孟浚有些不安闲,随即孟浚笑笑,道:“阁老为何如此看我?”
“隆武元年,吾孤身单骑而入顺营,一举招安三十万顺军,改号为忠贞营,此举为老夫平生最为对劲之事,只是可惜老朽鄙人,惨败于勒克德浑之手,田见秀,张鼐,李友,吴汝义等人被迫而降,乃至碌碌而死,现在吾之身材,早已一日不如一日,吾恳请大王,纳下忠贞营,诸多将领,皆是国之赤子,一心抗清,还望大王能善待他们。”
有人言儒家腐朽,可两千年前的孔子,何罪于古人,圣贤书,讲做人之理,便是再过千年,也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些借皮而用私心之人,如同千年之前,二三得六,千年以后,莫非会二三得九吗?
宴罢,堵胤锡和孟浚二人伶仃相谈。
………………
堵胤锡身在夔东之地,虽动静来源迟滞了些,但是昆明朝廷的动静也未断绝,永历朝廷已经究竟上被孙可望完整所节制,形同傀儡,天子暗弱,首辅贪鄙,朝廷几无政令,可就算如此,仍然每日纷争不竭,这让堵胤锡心灰意冷。
而回到忠贞营内的堵胤锡,一刻不断,调集各部军将,将本身决定归附周军之事,直言而出,并言如有人不肯归附,毫不强留,不管是南下投奔李定国,还是孙可望,亦或是仍然驻军夔东,皆可。
堵胤锡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叹道:“将来之事,恐怕老夫也看不到了,吾为官多年,自认无愧治下百姓,可唯有一事,恐怕要拜托于大王了。”
孟浚闻言应道:“吾堂堂正正,不屑于蝇营狗苟,但实在对于将来之事,究竟会如何窜改,只要彼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