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义军 - 第367章 多尔衮亲征

第367章 多尔衮亲征[第1页/共3页]

姜攘靠在残垣断壁当中,双目圆瞪,早已气味全无,他的浑身到处都是血污,胸口处,大腿处,箭头拔出,足有二十几根,他手中的长刀也已折断,但靠动手中残破的刀柄,仍然搏命带走了一个旗兵,他的勇悍,便是连多尔衮都为之震惊。

广灵城守将是姜镶族弟姜攘,城中有精锐之士两千,各乡义兵三千余人,共五千余人驻守广灵,姜镶起兵,别人皆有退路,唯有姜家后辈,已经退无可退,降而复叛,再降,不管何人,都得考虑清廷会不会卸磨杀驴,而清廷的信誉,明显不敷以让姜攘信赖。

姜镶起事太快,步队鱼龙稠浊,民气多变,见多尔衮殛毙如此之盛,广灵一破,相邻之应州,山阴不战而降,姜镶收到族弟阵亡,数城不战而降的动静后,惶恐不已,赶紧遣派密使,前去南面,正式向孟浚臣服,称愿举兵归附,旦求大王出兵驰援。

金陵城,周王府内。

另一起,则是拜音图所部,兵将六万由南面回师,从真定府攻井径关,夺阳泉,最后兵围太原,姜镶之乱,对多尔衮而言,只要篡夺太原大同,那么其他之地,不说传檄而定,起码安定下来不难。

一起由多尔衮亲领,其部为北都城内近乎统统的旗兵,再加上一些汉军旗人,包衣,蒙古兵,这一起约五万人,雄师从北京解缆,绕至桃花堡,经长宁,攻蔚州,广灵,乱岭关,最后直接进到达大同。

多尔衮明白擒贼先擒王的事理,在拜音图还未开端打击井径关时,便亲身率军,急攻桃花堡,清军半日破堡,长宁守军皆是义兵所编,城小人少,甲械粗糙,在多尔衮的强攻陷,死守不过一日,便被清军所破。

蔚州城亦然,只要在广灵城下,多尔衮碰到了一颗钉子。

只是在在第四日午后,广灵城南面,靠近城门的一处城墙,被火炮炸塌,守军士气大跌,清军趁机涌入,姜镶率残剩兵力,试图夺回缺口,这场狠恶的巷战随之展开。

随后清军长驱直入,兵临大同,面对大同这等坚城,多尔衮亲身来到城下向姜镶晓谕劝降:“向使别人至此,尔或顾畏不从,予兹躬临,可欢然来顺。如来归顺,尔姜镶诸罪悉与赦免,谕到可即出降,自恩养仍旧。勿更思疑虑,以贻害阖城官民也,予来尔不归顺,则再无活路矣。予言一出,脱有反覆,天下之人谁复书之?”

大同之地威胁清廷腹心,多尔衮绝对不能容忍此地不为所控,是以多尔衮定下两路进军,夹攻山西。

多尔衮固然佩服,但仍命令将姜攘弃尸荒漠,并将降军尽数斩杀,广灵城,尽屠,并放出话来,不降之城,尽数屠之。

而在大同的东南部,浑源,广灵,灵丘等地,不但据险易守,并且威胁北京,对此地,姜镶每城分兵数千,遣派了亲信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