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多尔衮亲征[第2页/共3页]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清军环抱城下,气势汹汹,鼓角齐鸣,战旗猎猎。多尔衮亲身督战,山西不定,那么大清也将无路可退,多尔衮发了狠,命令日夜不断地猛攻,火炮霹雷,日夜轰城,但姜攘及其部下守军仍然固执抵当,决死守城。
到了现在,姜镶已经是骑虎难下,只能硬挺,大同城高墙厚,粮草充盈,守城,姜镶有实足掌控,但对和多尔衮野战,姜镶还是心胸害怕,即使城外的多尔衮所部,人数并不如城内兵多,但姜镶还是严辞回绝王辅臣出城迎敌的建议。
姜镶自霸占太原后,已全据山西,为了抵抗清军,姜镶大肆汲引义兵,将这些反清义士分拨驻守最核心之关隘,而主力则保卫本身的老巢,大同。
多尔衮无法之下,一面雄师锁城,一面四方晓谕,言降者,皆不言罪,以兵数多寡来降,或封参将,或封副将总兵,如有功,抬旗也不是不成能。
随后清军长驱直入,兵临大同,面对大同这等坚城,多尔衮亲身来到城下向姜镶晓谕劝降:“向使别人至此,尔或顾畏不从,予兹躬临,可欢然来顺。如来归顺,尔姜镶诸罪悉与赦免,谕到可即出降,自恩养仍旧。勿更思疑虑,以贻害阖城官民也,予来尔不归顺,则再无活路矣。予言一出,脱有反覆,天下之人谁复书之?”
而在大同的东南部,浑源,广灵,灵丘等地,不但据险易守,并且威胁北京,对此地,姜镶每城分兵数千,遣派了亲信驻守。
蔚州城亦然,只要在广灵城下,多尔衮碰到了一颗钉子。
姜镶回绝投降,多尔衮手中兵力并不敷以霸占大同,就是兵力充足,大同这等从明朝以来便是北方抵挡游牧的首要坚城,也不是靠人数就能等闲霸占的。
多尔衮固然佩服,但仍命令将姜攘弃尸荒漠,并将降军尽数斩杀,广灵城,尽屠,并放出话来,不降之城,尽数屠之。
可惜的是,直至最后一刻,终因寡不敌众,广灵城落入清军之手,残存守军约三百余人,尽皆降清。
就如许,两边对峙不下,持续三日两夜,战役狠恶非常,广灵城内的守军固然怠倦不堪,但仍誓词,必与城共存亡。
只是决计死守的姜攘,众志成城下,姜镶带领的守军仰仗地形上风,硬生生挡住了清军一次次凶悍的进犯。他们操纵城墙上的防备工事,发射弓箭,扔下滚木礌石,使得清军伤亡惨痛,守势受阻。
姜攘靠在残垣断壁当中,双目圆瞪,早已气味全无,他的浑身到处都是血污,胸口处,大腿处,箭头拔出,足有二十几根,他手中的长刀也已折断,但靠动手中残破的刀柄,仍然搏命带走了一个旗兵,他的勇悍,便是连多尔衮都为之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