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义军 - 第369章 北上

第369章 北上[第1页/共3页]

“北上只是风雅向,而本王现在心中所忧者,南面也!”

永历朝臣虽说直辖节制的军队并未几(根基上即是无,就一些宫廷侍卫侍卫,锦衣卫,之类的),但是其在名义上,李成栋,郑胜利,李定国皆奉其为正朔,一旦孟浚大肆北伐,如果永历朝廷将孟浚定为乱臣,那么火线的李郑三人,见有机可乘,难保不会共同出兵,打击孟浚。

孟浚没有考虑太多,当即采取第二条计划,沿运河进兵,威胁清廷腹心北直隶。

在孟鸿解缆后,孟浚又亲笔手札一封,遣人将信送抵昆明,信中只是回顾了当年共同抗清的日子,并在最后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果有机遇,但愿能再见晋王一面如此……

孟浚心中更加趋势于北伐,永历君臣的行动还未落到实处,而山西却已经是火烧眉毛了,孟浚又不能真的坐视姜镶被灭,在数日的苦思下,孟浚下定决计,挥师北上,挽救姜镶。

在颠末一系列的安然查抄后,孟浚在书房内接连孙可望。

是以孟浚在收到南北两面的动静后,持续召开数轮集会,对南北那边用兵,诸将之间亦是定见分歧,有言北伐,有言南征,乃至有大言者,南北同时开战。

在次日一早,孟浚便召见外务司司长孟鸿,在一番详颀长谈后,孟浚以孟鸿为使者,出使广州。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而在定下以赵用平为北伐行营主帅后,孟浚接管沈廷杨之建言,遣派一营三千人,并马军两百人,由海上运兵,在天津登岸,觉得奇兵,直接威胁北京。

孙可望皱着眉头,又道:“大王,实在部属还是以为,先行南征,扫平后患更加安妥,不过,既然大王已经定下援救姜镶之决,那对李成栋,或可先行遣派使者,用厚利诱降。”

赵用平在淮安城,除了本身的武安镇,以及高进库的武威镇,孟浚又调柏永馥之固武镇,高易之五千重甲军,黄成所部马队两千骑,一万破虏军,刘体纯之忠武镇,李来亨之虎卫镇,郝永忠之鹰扬镇,汇合至淮安,赵用平其部正兵七万七千余人,沈廷杨海军战船三百余条,水军两万多人,令有随军辅兵丁壮八万,其部号称雄师五十万,挥师北伐。

孙可望曾经是一方权势之主,他的察看角度,和幕府文官,军中武将皆有所分歧,对孙可望的建议,孟浚还是很等候的。

但是赵用平俄然批示这么多军队,孟浚深忧其不能胜任,又命柏永馥为行营副帅,帮手赵用平。

孙可望闻谈笑了笑,只是笑声有些不屑,道:“朝臣见大王北伐,其必有乘势攻夺江南之意,只是李定国,其是否会奉诏,不成知也!不过昔日大王亦曾见过李定国,或答应以旧谊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