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义军 - 第449章 李闻道之谋

第449章 李闻道之谋[第1页/共3页]

孟必安皱着眉头给李闻道添了添茶水,随后说道:“道长,就别在卖关子了,请直说,想要我如何做?”

李闻道笑语盈盈:“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贫道若无要事,怎敢来叨扰批示使大人。”

“道长请细说!”

孟必安闻言,一脸庄严道:“道长之言,非常有理,只是道长寻我,但是想让青鸾卫脱手,暗中撤除永历帝?”

孟必安皱眉深思,很久,方道:“道长高瞻远瞩,分解入微,然此计虽好,却非易事,李定国昔年出兵入湖广,兵威赫赫,连克数城,清将丧于其手不下两掌,便连恭敬王孔有德都被其逼的自焚而死,就靠吴三桂,其与李定国对阵,恐怕胜负难料!”

此时的孟必安正在书房中,访问一个特别的客人,此人恰是李闻道,只见李闻道一手拂尘,一身宽松布衣道袍,神态自如的坐在孟必安的劈面。

不过好一会儿,孟必安又有些不安的问道:“道长,如有万一,吴三桂长驱直入,攻入昆明,而永历却未能逃脱,届时,吴三桂手握天子,岂不是更加毒手?”

随后李闻道深深的看看一眼孟必安,沉声道:“一旦李定国败迹已显,那么永历帝毫不能陷于吴三桂之手,也不能落入李成栋,郑森手中,而永历只能是奔赴我军治下,或是奔逃出缅,皆可!”

“哈哈,道长谈笑了,无事天然也能来,我青鸾卫对道长但是非常欢迎啊。”孟必安哈哈一笑,斜躺靠椅,神情放松的说道。

青鸾卫这么多年的布局下来,早在湖泛博战结束后就已经开端渗入昆明朝廷,凭心而论,昆明朝廷,较之清廷,那缝隙的确比筛子眼还大。

李闻道摇点头,说道:“不,贫道岂能如此不智,弑君之恶,此事关乎大义,大人断不结婚身为之,何况现在大王便是直接即位称帝,莫非昆明还能制止不成?贫道所虑,乃是大王身后之名,大王以微小之势起兵,乃有天下,将来煌煌史册,如有一言,天子得国不正,这莫非不是我等为人臣之过乎?”

说完后,李闻道游移半晌,还是叹了一口气,轻声道:“然最好之环境,便是吴三桂入昆明之日,永历就义之时,此非贫道这个世外之民气狠,实是为了万千的百姓所想啊!”

“青鸾卫这么多年的布局,且现在大王之势,如日中天,在昆明之地,必有暗中投奔大王之臣,是以,青鸾卫可令这些人,在昆明朝廷掀起一场风暴,而最好之处,便是在粮草方面动手,或可言查贪腐,或可言查通敌,总之定要让李定国以后勤不宁!”李闻道沉声说道。

李闻道点了点头,轻声说:“孟大人,此事唯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不过想要在宫中拉拢寺人宫女行刺天子,且不提是否能够胜利,但即便是胜利了,想要完整保密的话,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