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飞山金灯[第1页/共3页]
小才猜疑道:“倘若天井楼阁之类盛景,或者百年间泯没无踪了,但是一座山,如何能够无端消逝了?”
悟明展开口角清楚的双眼,澄彻的目光暴露几分猜疑,游移道:“聚宝山八景,飞山金灯?没有这一处风景。”
但是那一排高达宽广的石阶,还是让王恒与小才望而生畏,推委道现下天气已晚,他日再看。
张西如在一旁听着,道:“这恐怕要翻翻江宁县志,或者几时我同你们去江宁县衙借来看看。”
他转念一想,还记得这是聚宝寺藏经阁,谨慎火烛是知识,便放下经卷,随小才与王恒一起下楼。
世人皆感觉有理。
小才捧着这册旧书,回身下了楼梯,悄悄叫喊:“悟明小徒弟,悟明小徒弟。”
日渐西斜,两位少年规复了兴趣勃勃,放假就得有放假的模样,本日里还没好好逛逛,趁着天气尚早,从速四周遛一遛。
张西如抬眼往窗外了望,公然暮色沉沉,日光暗淡了很多,如果平常日子,他看书看得出神处,定要挑灯夜读。
小才调皮地问:“广恒和尚厥后居上,倒是甚么启事?”
“飞山金灯?”王恒不明以是,只见书中另有作者写的一首诗:“遍观天下山多少,唯有飞山山最小,巍然一洞洞然开,金灯满地最可宝。”
教书教久了,都会产生一种错觉,瞥见门生一日不学习,的确感觉是种罪恶,非得见学内行不释卷、皓首穷经才感受欣喜。
悟明道:“小僧只在楼下,施主有事喊我。”便下楼去了。
从藏经阁到佛光阁,俱是平整的石径可通行,佛光阁建在高高的石山上,张西如再三邀王恒与小才上去瞧瞧,佛光阁景色绝佳处,有苍山四合,有清流急湍,定然让他们不虚此行。
广文和尚“哼”了声,余光扫了扫王恒与小才,也不睬会,独自拂袖走了。
三人正要别离各自行路,转角处走来广恒和尚,广恒正要登上石阶,见张西如三人,便停下步来。
小才走上前去,施礼道:“广恒徒弟,我本日在藏经阁见到贵寺前代高僧了因法师写的《聚宝山八景》,里头有一处‘飞山金灯’,不知在那边?还请指教。”
小才点头道:“也好,待会儿我去寻广恒和尚请教。”
小才朝王恒招招手,把这册旧书翻给王恒看。
放生池畔的法会,约莫中午也憩息了一会儿,聚宝寺的和尚们披着法袍在经台上诵唱得很投入,没有要歇的意义,诵经声有奇特的韵文,还怪好听的。
小沙弥推开门扉,见纸窗下坐着一个脸孔冷峻的中年和尚,躬身施礼道:“广文师兄,您返来啦。”
小才悄悄思忖,智海老衲人对张先生各式优礼,不知有没有甚么图谋?
兜了一圈,小才偶然中发明一册陈腐泛黄的《聚宝山六景》,作者了因法师,约莫是前朝寺中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