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黄柏泻火解等等[第1页/共4页]
黄柏能清热燥湿,可用于湿热下注而至的带下、热淋、脚气等。如《傅青主女科》中的“易黄汤”,黄柏与山药、芡实等配伍,医治湿热下注之带下。
降血压
(一)用法
- 感化详情:能清热利湿,改良湿热下注引发的脚气肿痛、瘙痒等症状,通过断根下焦湿热,减缓足部的不适。
4、形状与特性
- 感化详情:善清下焦湿热,可用于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等病症,能有效断根肠道及肝胆湿热,减轻腹泻、腹痛、口苦、黄疸等症状。
构成:黄柏10克,栀子10克。
黄柏首要漫衍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四川、贵州、湖北等地是黄柏的主产区,这些地区气候潮湿,泥土肥饶,为黄柏的发展供应了杰出的天然前提。
庇护泌尿体系
- 用量用法:用黄柏20 - 30克,苍术15克,牛膝15克,加水煎后泡脚,每次20 - 30分钟,每日1 - 2次。
服从:滋阴降火,清热除烦。
构成:黄柏10克,地榆15克。
3、产地与漫衍
(五)黄柏栀子汤
- 感化详情:对多种细菌、真菌有按捺感化,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红色念珠菌等,可用于医治因这些病菌传染引发的皮肤炎症、呼吸道传染等疾病。
构成:黄柏10克,金银花15克。
用法:将黄柏、苍术洗净,加水适当煎汤,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
构成:黄柏10克,知母10克。
- 感化详情:针对湿热下注而至的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等带下病,黄柏可清热燥湿止带,减轻妇科炎症。
1. 内服:可煎汤、入丸、散或浸酒。如《伤寒论》中的“黄连解毒汤”,黄柏与黄连、黄芩等配伍,起到清热解毒的感化。
构成:黄柏10克,茯苓15克。
2.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如用黄柏末与蜂蜜调敷于患处,可医治疮疡肿毒。
医治湿热脚气
- 用量用法:医治皮肤炎症时,可用黄柏15克,苦参15克,煎水后外洗患处,每日1 - 2次。
黄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长的汗青。它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三)退虚热
黄柏归肾、膀胱经。《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记录:“黄柏入肾、膀胱二经。”其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治下焦湿热及热毒之要药。
- 感化详情:可用于阴虚火旺而至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能滋肾阴、降虚火,减缓阴虚发热的症状,使身材的阴阳规复均衡。
改良带下病
黄柏能泻火解毒,可用于热毒炽盛而至的疮疡肿毒、湿疹等。如《外科正宗》中的“黄连解毒汤”,黄柏与黄连、黄芩等配伍,医治热毒炽盛之疮疡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