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娱乐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260章 高价大黄鱼

第260章 高价大黄鱼[第1页/共3页]

古玩固然保值贬值,但太多了王景行心慌。

蔡韵韵把瓶子拿出来。

蔡韵韵在一旁猎奇地问道:“杨叔,这金条值多少钱?”

底款固然字体工致,但与乾隆期间比拟,笔划略显拘束,不敷萧洒。

这算是店里收到的第一件清朝官窑瓷器。

“鲁迅曾经用三根大黄鱼就买下了北京的一套四合院。”

现在看了嘉庆的瓷瓶,感受确切差了一大截。

听杨子安讲了一根能卖100多万,最高兴的是王景行。

蔡韵韵走了以后,杨子安汇报:“老板,有件事情要向你汇报,前两天来了个都城的藏家,想买我们店的银毫盏,因为是非卖品,我回绝了。”

当然,不成能一下出这么大量的金条。

杨子安答复:“其他都是平常事情,收了几件还不错的物件,店里的账上都有。”

王景行一下没了兴趣,递给蔡韵韵:“按杨叔定的代价,摆上去卖了吧。”

王景行看还没卖出去,边说:“这件嘉庆粉彩蒜头瓶给我看看。”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蔡韵韵坐下筹办泡茶,指了指二楼:“在楼上呢。”

“这类品格的大黄鱼完整能够上高端拍卖会了,普通能拍出过百万的代价。”

用的是传统的粉彩制作工艺,在成型的白瓷胎上经心绘制花草图案的表面,然后应用粉彩颜料停止填色。

外型上固然因循乾隆期间的气势,但在制作工艺和邃密程度上有所不及,瓶身线条也没那么流利天然。

等杨子安坐定,拿出两条“大黄鱼”:“杨叔,你瞧瞧这个。”

杨子安细心打量着,金条上浅浅的纹路如同光阴的暗码,记录着它曾经的流转与故事。

杨子安指了指金条上的戳记:“现在有些民国期间官方金铺锻造的大黄鱼,都卖到五六十万了。”

王景行把桌上的别的一根大黄鱼也递给蔡韵韵:“金花生没有了,现在改卖大黄鱼,订价118万。”

蒜头瓶高约 30 厘米,线条美好天然,瓶腹圆润饱满,团体外型规整大气。

“这但是中心造币厂锻造,991的成色,偶然候和编号。这是大黄鱼中的极品。一百万也只是行情价。”

王景行笑笑:“你忘了金花生了吗?去拍卖会还要佣金,我们这118万也差未几相称于拍卖会100万。”

王景行打了个电话,叫杨子安下来。

和清三代的瓷器比拟,嘉庆瓷瓶团体胎骨较疏松,瓷化程度不如康雍乾期间。

因为王景行刚看了康雍乾三代最好的瓷器。

王景行点点头:“很好,另有甚么吗?”

纹饰略显板滞,色采也较为凝厚。

杨子安边说边把金条递给蔡韵韵:“你晓得民国期间的大黄鱼为甚么这么贵重吗?”

“啊?”蔡韵韵非常不测:“这也太贵了吧?杨叔刚才也说了,拍卖会也只能拍出过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