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 第276章 儒家生来报蔡邕,稷下宫学子相争

第276章 儒家生来报蔡邕,稷下宫学子相争[第1页/共3页]

学宫当中,那本来应是书声琅琅、满溢儒雅喧闹之气的地点,现在却仿若被一片无形且躁动的阴霾所覆盖,严峻氛围劈面而来,直叫人胸口都觉压抑。

四周廊柱下,诸多本欲埋头研读的学子也被这场纷争搅得偶然课业,面露错愕与无法之色,有的交头接耳、小声群情,有的点头感喟、暗自担忧,手中书卷早已被搁置一旁,无人再顾得上那墨香笔墨。

“汝且莫急,慢慢道来,究竟所为何事?”

喜好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请大师保藏: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领头的那几位须生,引经据典,说甚么现在大汉正值需重振礼序、涵养民风之时,《论语》所倡仁爱、礼义、忠信之道,若能广印传播,可使百姓懂礼守节,学子们能深研儒术,朝堂之上亦能多几分仁政之风,是以毫不成后印。他们说得激昂慷慨,还在天井里当众背起《论语》章节,引来一众拥戴。”

“蔡公,出事了!学宫里头,现在乱成一锅粥,学子们起了争论!”

卢植周身刚正气场虽临时压抑住了一众学子,可紧绷的氛围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蔡邕当即整了整衣衫,对刘彦与那儒生道:“走,随我速去学宫,此事若不当善措置,恐生大乱,怕是误了大事!”

儒生喘了口气,接着说道:“孔、卢二公彼时也在旁,见此乱象,亦是满脸忧色。诸公商讨一番后,晓得刘将军正在蔡公府上。刘将军名誉甚着,先前也有辩论群儒的经历,故而使鄙人来请二位。”

郑玄公负手站于天井高台之上,神采严肃,如同定海神针般镇住场子,但其眉头舒展,眼中尽是对这场面的无法。

儒生说罢,望向蔡邕、刘彦的眼神尽是诚心,额头豆大的汗珠复又滚落,显是心急如焚,只盼二人马上随他赶赴学宫,解此燃眉之急。

言罢,率先迈出门槛,刘彦与儒生赶快跟上,一行人向着学宫仓促而去,身影在日光下透着几分孔殷。

蔡邕听完,神采愈发凝重,长叹一声:“本欲以印刷传播典范,没推测竟激发这般纷争,真是牵一发而动满身,后续岂不更加毒手?”

而推许《韩非子》的法家诸生,世人神采冷峻,目光锋利如鹰隼,那常日里好论法家之道的学子,现在更是满脸通红,手中书卷被挥动得“呼呼”作响,仿若那便是治国平天下的利刃,大声宣称“乱世用重典,当下若不严明律法,朝堂昏聩、吏治败北只在朝夕,《韩非子》才是济世良方”,周边拥戴者们皆挺直腰杆,氛围中似都满盈着剑拔弩张的火药味。

只见一群群身着素袍、头戴方巾的学子们扎堆而立,好似对阵堡垒,泾渭清楚。那力荐《论语》先行印刷的儒家一派,为首几位须生面色涨红,额头上青筋隐现,手中紧攥着《论语》书卷,身边簇拥着的年青学子们,亦是满脸激昂,嘴里还不时嘟囔着“仁政之基,礼序之源,岂容骄易”之类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