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两条腿走路[第1页/共3页]
以是,方想决定去洛邑这几个将来要合作的厂家里,去看一看,谈一谈。
以是,一个稳定、可靠、工艺达标的发动机厂,就是头一个大题目。
和后代汽车总装厂的观点相差不大。
那本钱很多高啊?
只要下订单就行。
不过幸亏,国度已经订购、制造和从其他厂家那边。
比方想当初设想的那大梁的参数标准,要高很多。
这题目,一向到21世纪都没处理。
因为海内也没有出产大梁的厂家,连设备都没。
那么,面对这一大堆临时没法处理的题目,总不能闲着吧?
这,就是方想即将要面对的第二个题目了。
好了,重卡这边的题目,都处理了。
比如刚才说的变速箱和发动机,是,也能够直接在本地采购。
你想玩出花儿来?那不成能。
然后就是底盘,刚才说了,豫省没有专业出产底盘的厂家。
“您好您好,我姓任。
厂里目前没有甚么需求处理的技术题目。
然后就是轮胎。
人家不玩这个。至于说能不能造汽油发动机,得问过才晓得。
“您好,我是隔壁洛汽的总工,姓方。”
你晓得60年代海南是甚么样的吗?
到了重工机器厂后,很快就找到了这里的总工办公室。
找人家造变速箱,说是大材小用,也不夸大。
既然都决定出产东方红665重卡了,那重中之重的大梁。
都是需求从外洋入口的。
导致发动机合格率低,油耗高。
都是从其他高低流的厂里,下订单,然后各个零部件运到厂里停止组装。
这么算的话,这也是老了解了。
不过,总归能处理了,并且,从这个水压车床的设想数据上来看。
调了呼应的设备过来了,只不过,还没完整到位。
豫省这块,各方面的本钱,确切要比都城低。
但重卡却并不是只需求这些啊?
但缺点就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么算的话,是不需求出产线的,有组装线就够了。
这货色如何拉到港口?如何送到海内各个厂家?
最后,成品出厂。
213本来本钱就比212高,213-A比213还要高。
想抢占人家的市场,就要比人产业品优良的同时,本钱要低。
只不过,最大的题目是,品格没有一个稳定的保障。
这玩意儿,洛邑还真没有配套的厂家。
你要说轮胎、玻璃、车身、发动机、变速箱甚么的能够定制。
当初方想的那台帝豪,跑了4年多不到6w千米就卖了。
最早是做矿山机器出身,现在,停业也渐渐拓展到煤炭、建材、冶金、化工等范畴。
那发动机呢?总不能还找柴油内燃机厂吧?
大梁!
甚么?你说海南?
公路也没几条,车就更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