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2222,[第1页/共7页]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期间哲学家、思惟家、教诲家,是孔子以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鼓吹“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惟,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担当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谈吐着作收录于《孟子》一书。此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18篇诗文 ? 256条名句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世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期间楚国墨客、政治家。因遭贵族架空诽谤,被前后放逐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汗青上一名巨大的爱国墨客,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定人,“楚辞”的创建者和代表作家,斥地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驰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遭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他杀的日子相传是农历蒲月初五,即端五节。端五节最后是中国群众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蒲月初五以龙舟竞渡情势停止部落图腾祭奠的风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群众记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31篇诗文 ? 1396条名句
赏析指君子爱财,也必须合适道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本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搬家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朝巨大的实际主义墨客,唐朝三大墨客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活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遍及,情势多样,说话夷易浅显,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去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3085篇诗文 1889条名句
赏析词人应用白描的伎俩,以及口语化的说话,显得宛转活泼,形貌出醉后的神情,可见其相思苦闷之深。
出自宋朝时彦的《青门饮·寄宠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本籍山西祁县,唐朝墨客,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赏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墨客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首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梵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驰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42篇诗文 ? 89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