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一)闹春闱

第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一)闹春闱[第5页/共6页]

郭正域面色一凝,皱眉道:“如此广张耳目,恐遭后代非议。”

一楼茶社内,檀香混着松烟墨香,三十余张桦木桌坐满了顺天府的举子生员。四个身着分歧裘衣的年青人围坐角落,茶盏腾起的热气在窗纸上凝成冰花。

郭正域面色更见寂然,沉声道:“若如此言,则本日之大明,竟是何人之天下?”

看来,提花机只是话头,戏肉还是晋身之阶。

前排士卒闻令,俄然抬手斜斜朝天齐射,“嘭嘭”之声刹时响完,惊得很多从未听闻火枪发射之声的士子双腿一颤。

一袭丰富青衫的王内行指叩着桌面,感喟道:“这新科制当真是朝令夕改!客岁才发乡试榜,现在正月里就改考纲……我等寒窗十载,莫非要重新学甚么格物算学?”

于慎即将棋子投入棋罐,摇了点头:“当此主少国疑之时,若非轰隆手腕,难显菩萨心肠。”

“臣知。”高务实从袖中抽出本期《京华周报》,翻到社论那一页递给王太后,“本日《周报》已刊发《科举改制论》,胪陈利弊。”他翻开此中一页,“南榜士子中,已稀有百人联名支撑改制,称‘八股虽美,难救水旱’。至于北榜、中榜士子,更是从一开端便大多支撑鼎新。”

贺平虏喝令:“前排警告射击!”

这一类,就算本身是堂堂礼部尚书,只怕也拿他没体例——禁卫军现在真是有些特别,文官们除了高元辅本人以外,也就只要内阁管兵事的阁老与兵部尚书等寥寥几人,还算能压得住禁卫军一头。

“可……可他们毕竟是读书人。”王太后有些踌躇,“便是先帝在时,也很少对读书人如此严苛……”

次日卯时,乾清宫东暖阁内,王太后轻抚小天子的头发,听着高务实的奏报。案头《措置举人惹事疏》上的朱批尚未干透,墨迹在凌晨的烛火下泛着幽光。

话音未落,忽闻“啪”的一声,有人将一本书卷摔在石阶上。穿青缎马褂的中年举子指着青衫墨客痛骂:“竖子妄言!你可知江南多少工厂只因你所谓格物之学,也便是那京华的新式提花机问世,三个月就砸了两千多名机工饭碗?”

“高先生,”王太后轻叹,“哀家不知政事,但这些举子皆出身明净,若削籍永不叙用,会不会过分严苛?”

等圣旨传至姑苏会馆时,举子们正围看《京华周报》。当听到圣旨只严惩首恶三人,其他人等因太后讨情,是以只“罚守孔庙三日,每日抄《圣谕广训》十遍”时,有个姓杨的举子俄然痛哭流涕:“我等只道元辅跋扈,却忘了他为我圣朝披肝沥胆,立下无数功劳……现在又有太后深恩厚泽,愿给我等改过改过之机,何不令人愧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