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1612章 政事堂论战

第1612章 政事堂论战[第1页/共3页]

宽广的大堂内燃了檀香,一缕缕平淡的烟雾自墙角青铜兽炉镂空的盖子袅袅升起,遣散了湿寒阴冷。

房俊心中肝火陡升,正欲出言,身边一向沉默不语仿佛置身事外的李绩说话了:“此乃兵部权责以内,外人无权置喙。”

房俊涓滴不惧,当即怼归去:“稻米输入是小事?您说的可真是轻巧,如果本年没有来自林邑的稻米,朝廷要征调多少粮食运往辽东火线,要有多少关中百姓忍饥挨饿?至于大开杀戒一说……海军只是帮手林邑国勤王之师剪除奸佞叛贼,其王城毁于一旦,与海军何干?于先生还请慎言,熟归熟,如果信口雌黄污人明净,把稳本官告你诽谤!”

论凶险暴虐,萧瑀、于志宁之流对比褚遂良差得远,或许也只要“长孙阴人”可堪对比……

谁不晓得房俊在林邑国干了甚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人家折腾得底朝天,现在撤除未将林邑国国土归入大唐之版图,余者有何辨别?

又长一岁,但房俊之面貌并无殊异,他这类黑脸边幅最是耐老,十七八瞅着像二十五六,到了三十开外,还是像二十五六……

甚么是乱世?

世人纷繁冲李绩投去惊奇的眼神,既惊奇与一贯明哲保身的李绩站出来保护房俊,更惊奇于李绩这句话当中那震惊民气的含义……

一旁的萧瑀差点捂脸,这个于志宁是不是读书读傻了,猪队友啊……

长安城厚重的城墙一如既往的古朴巍峨,远处的终南山被瑟瑟的秋风吹得浓墨如黛,再过不了多久,茶青的树叶就将披上一层严霜,叶脉断裂,翩翩飞舞落叶归根。

太极宫。

对于老百姓来讲,开疆拓土、横扫八荒那都是过分悠远的事情,只要歉收的时候粮价不低,灾害的时候粮价不高,不管多么年景都能吃得饱饭、穿的起衣,那就是乱世!

可这等事谁能拿出来证据?

*****

于志宁、长孙无忌等人固然杜口不言,却尽皆点头拥戴。

政事堂。

这是要轮番针对我咯?

这番话语可谓毫不客气,气得于志宁直瞪眼,却也拿房俊没辙。

萧瑀哼了一声,道:“先例在前,何不依从?圣旨既是国法,只要制定实施,谁也不成罔顾!尔将陛下之圣旨弃之不顾置若罔闻,到底是何用心?”

房俊反唇相讥道:“宋国公此言差矣,今时分歧昔日,焉能墨守陈规一成稳定?当年林邑国乃是南蛮酋部,与吾大唐十万八千里毫不相干,所谓的联络不过是自秦汉以来对其地之藩属,其海内动乱,陛下不忍糜耗巨资劳民伤财,故此回绝出兵征讨,此乃贤明之策。但是现在吾大唐有多少商贾在林邑经商?更遑论每年几百万石的稻米输入,岂能坐视林邑国动乱不堪?”

听着萧瑀的指责,房俊淡然道:“固然陛下当年未曾出兵讨伐林邑,却不代表示在还是不讨伐林邑。时移世易,岂能将十数年前的圣旨拿出来按例实施?这恐怕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