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章 观念之争[第2页/共3页]
张行成也只能以这类体例,来表达本身的刚烈和果断,毫不让步!
故而,即使中原王朝数次鼎盛冠绝环球,却再也不见“直捣龙城、光复河朔、奇袭高阙、扫荡漠北”的卫青,更不见“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追亡逐北,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如果房俊在此,怕是会当即给长孙无忌点个赞!
张行成吓了一跳,从速佩服于地,大声辩白道:“微臣岂敢?只是一时讲错,触怒陛下,还望陛降落罪!微臣忠心耿耿可鉴日月,愿为陛下千秋大业披荆斩棘,更愿为帝国万世强大死不旋踵!”
言罢,起家离席,一揖及地。
张行用心头一片悲惨。
李二陛下鼻子都快气歪了!
至此,本来的好处之争,已然窜改成礼节形状之争。
一代又一代的,垂垂腐蚀了汉家的尚武之风,阉割了炎黄子孙的壮志豪情!
即使现在对其有所冷淡,但是其身后关陇贵族的影响力,足以使得天子不得不做出愿意的决定!
一旁,长孙无忌岂能错过此等良机?
长孙无忌是谁?
汗青证明,没有了“大复仇”之激进思惟,讲究“宗族交谊”、“亲亲相隐”的儒学,除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豪强宗族鱼肉乡里以外,便是对外的无穷让步!
那是天子的大舅子,曾经与天子并肩作战、密切无间、言听计从的男人!
大唐以武立国,威压四夷,天然要保持尚武之风,如果转向武功,以仁义品德来束缚蛮夷……且不说蛮夷底子不听,大殿之上绝多数以武起家的大臣、武将,如何包管各自的好处?
殿上群臣,大多数点头拥戴。
或许面前这位天子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是太子高雅,上位以后,说不定便会重视内政、松弛武功,届时,或许便是山东世家崛起之时!
当然,世家门阀的骨子里自擅自利的赋性,使得他们只顾及面前和己身,才不会去管甚么家国天下、民族传承,一旦局势危急,操刀子就引发内战,祸乱天下……
当然,他也明白,如果天子当真意欲将山东世家打落灰尘,那么现在就不是“致仕归乡”了,而是责令三法司,对本身展开一场完整的检查。
儒家那一套,早已不是汉初之时董仲舒带领的推许“大复仇”之时的思惟,以董仲舒为首的“公羊学派”激进之学说尽皆式微,代之而起的,便是“君权无穷制,贵贱各有别”,玩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一套的“谷梁学派”……
的确混账!
张行成一脑袋汗!
全部封建社会,这就是一条谁也不能碰触的底线,谁碰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