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问心无愧

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问心无愧[第1页/共4页]

风险太大。

既然萧瑀已经留下“陈情书”这个背工,就意味着不看好晋王,想要抽身而退,此等环境之下又怎肯让其子萧锐率北兵驰援潼关,使得百口都堕入晋王这个大坑?

而一旦潼关沦陷、晋王兵败,他们这些人的了局不言可知……

不管如何,板渚都不能轻言放弃。

既然已经处于倒霉之职位,动辄有颠覆之祸,那里还要在乎甚么本钱题目?只要能吸引那些统兵大将的东西,他全数都舍得拿出来,摆布一旦兵败便一无统统,若能逆势而胜,甚么都是多得的。

海军战力刁悍,眼下看来不管哪一支军队都很难在正面疆场硬碰硬占到便宜,如此,就只能以袭扰之术予以管束,尽量给山东私军争夺渡河的时候。

不但天下人要一片骂声,更会在青史之上留下骂名。

此事,郑仁泰败北、板渚沦陷的动静也传到潼关,城关高低,个人噤声。

他听出萧瑀言中之意,只要能够策反十六卫此中几支,比及晋王即位以后,便准予关陇门阀重新回到中枢,届时关陇、江南、山东三大门阀派系战役共处,共享门阀政治。

营房以内,李治居中而坐,面色阴沉,自江南私军崩溃以来不太短短数日,这位夙来明秀帅气的晋王殿下已然神情懊丧、容色蕉萃,下颌处冒出青幽幽的胡茬,眼袋都出来了……

史乘是胜利者誊写的,若此战得胜、即位大宝,天然没甚么好说的,征调北疆精兵入京便是贤明之举。可万一败北,且北疆当真沦陷,那名声可就黑得不能再黑……

严格来讲,推着晋王走上这条兵变之路的是萧瑀,其他人都不过是凭借罢了,但现在看来,萧瑀反倒有些沉闷悲观……

及至天气渐亮,大雨未歇,数千右侯卫兵卒自虎帐内齐齐出动,或五人一伙、或十人一队,对孟津渡四周停靠的船只停止征用,不管民船、商船乃至官船,一概收缴,连带着船夫也被征用……

独一一丝能够重获重生的机遇,便是待到将来萧瑀以“陈情书”洗白的时候,顺带着捞他一把……

现现在的瀚海都护府多数护,乃是萧瑀嫡宗子、尚襄城公主的萧锐……

萧瑀紧紧蹙眉,沉吟着道:“老臣深受皇恩,对先帝之恩德欲结草衔环以报,吾之一家纵粉身碎骨又何足惜?只不过瀚海都护府固然有兵卒四万,尽皆精锐,但彼地靠近龙城,薛延陀旧部蠢蠢欲动,乃至突厥人也时而展露踪迹,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万一将瀚海都护府的兵马调来关中,从而导致北地兵力空虚,被薛延陀、突厥有机可乘,使得瀚海沦亡,必定物议沸腾,朝野高低不好交代。”

将手中战报放在桌案上,李治昂首四顾,声音有些沙哑:“局势至此,诸位以为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