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问心无愧

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问心无愧[第2页/共4页]

“一定非得攻陷板渚,只要能够于板渚、河阳、汴州、荥阳一线管束海军,使得华亭镇不能肆无顾忌的来往运输兵员辎重援助刘仁轨,已经足矣。”

不管如何,板渚都不能轻言放弃。

诸人沉吟不语,不知如何答复。

板渚沦陷,意味着海军能够自在出入黄河,随时溯流而上直抵潼关,共同关中的东宫六率,本就在兵力上处于弱势的潼关腹背受敌,稍有不慎,便是颠覆之祸。

褚遂良想了想,道:“北疆间隔长安何止数千里?路途悠远、实在难行,即使现在征调北地之兵入京,等到达关中,怕是也得寒冬腊月了,远水救不了近火。”

宇文士及谏言道:“殿下无妨给营州都督、瀚海都护府以及关中十六卫等写去手札,承诺事成以后皆与其封建一方之犒赏,如成心动者,当会提兵前来,襄助殿下。”

一日以内,尉迟恭便征集了将近一千艘各式船只,一并驶至黄河北岸,等候山东私军到达。

李治闻言,面露游移。

既然萧瑀已经留下“陈情书”这个背工,就意味着不看好晋王,想要抽身而退,此等环境之下又怎肯让其子萧锐率北兵驰援潼关,使得百口都堕入晋王这个大坑?

将手中战报放在桌案上,李治昂首四顾,声音有些沙哑:“局势至此,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故而踌躇不决。

即使百世以后,宇文士及也仍然是关陇的魁首,关陇子孙也会记得他的丰功伟绩……这不恰是他孜孜以求的胡想吗?

严格来讲,推着晋王走上这条兵变之路的是萧瑀,其他人都不过是凭借罢了,但现在看来,萧瑀反倒有些沉闷悲观……

史乘是胜利者誊写的,若此战得胜、即位大宝,天然没甚么好说的,征调北疆精兵入京便是贤明之举。可万一败北,且北疆当真沦陷,那名声可就黑得不能再黑……

半晌,还是萧瑀咳了一声,突破沉寂:“现在之计,还是在于山东私军可否顺利渡河到达洛阳,郑仁泰此战虽败,兵卒伤亡很多,但荥阳附近皆是郑氏的权势范围,短期内再度拉起一支万余人的军队并无题目,殿下应手札郑仁泰,请其务必拼尽尽力,重整旗鼓,恪守荥阳一带黄河水道。”

以是现在必定要向着萧瑀说话。

此事,郑仁泰败北、板渚沦陷的动静也传到潼关,城关高低,个人噤声。

崔信面色凝重,点头道:“之前郑仁泰麾下万余精锐步兵尚且败北,仓促拉起来的军队又如何抵抗海军的进犯?怕是难受其效。”

萧瑀向他看来,略微顿了顿,道:“眼下局势极其倒霉,一旦海军直抵潼关,吾等腹背受敌,若不能窜改情势,难以转败为胜。现在看来,想要从这困局当中挣出一线朝气,只能依托关中十六卫。十六卫大将军当中,多与关陇门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还望郢国公能够暗中联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而后许以厚利,若能有此中两三支军队支撑晋王,则大事成矣!皆是郢国公拥从龙之首功,引领关陇门阀重塑光辉,几可名垂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