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迁都之议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迁都之议[第1页/共4页]

书迷正在阅读:

许敬宗赞道:“兵部这舆图绘制得好哇,看看这曲折河道,看看则两岸山岭,的确纤毫毕现、毫无不对,一图在手,仿若俯瞰江山,短长!”

刘洎眼睛瞪圆,怒叱道:“猖獗!高祖天子自晋阳起兵,攻伐长安威慑天下,此乃帝国之基石,不管晋阳龙兴之地,亦或长安煌煌帝都,皆在关中以内,若冒然迁都岂不划一放弃根底?此等祸国之言,该当极刑!”

“喏。”

李积面色凝重,缓缓道:“关中乃天府之国,四周关隘封闭表里,只需风调雨趁便可自给自足,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成绩不知多少皇图霸业。但是一旦蒙受天灾,粮食出产不敷,那些平素拱卫关中的关隘却又成了反对粮食运入的通途,当然有黄河贯穿东西,但三门峡又是神鬼难过、鸟雀难度,即使能够处理燃眉之急,今后此等缺粮之环境也当时有产生,当商讨一个完整之策,以解后顾之忧。”

房俊也恼了,瞪着刘洎道:“你若不平能够讲事理,动辄极刑活罪,你觉得你是谁?今后同我说话最好端方一些,如若持续这般暴躁,我就让你见地见地甚么是真正的暴躁!”

李孝恭点头感喟:“洛阳的确很好,大运河联通南北,经过黄河勾连天下,完整能够承担帝国都城日甚一日的生长、扩大,但是想要迁都,牵涉实在是太多了。”

作为帝国都城,长安城乃天下当中、寸土寸金,无以计数的朱门巨室、达官权贵在长安设业,商贾更是在长安投入巨额财产,这是一个没法统计的天文数字。

房俊点头,道:“关中漕运最大的停滞,便是三门峡通途,人鬼难渡、鱼鳖绝迹,河中三门隔断高低,路上崤函樊篱东西,乃关中虎踞一方、俯瞰天下之绝佳关隘,较之四关犹有过之。臣之下策,便是设置两支船队,一在三门峡之上,一在三门峡之下,粮食运抵三门峡,而后卸船走陆路绕过峡口,至上游处装载别的一支船队,过潼关、入渭水、直抵长安。”

李承乾摆摆手,制止两人辩论,笑问房俊道:“爱卿刚才说有高低两策,既然下策已经能够短期内处理题目,不知上策又是如何高超?”

李积揣摩了一下,对王德道:“取三门峡舆图来。”

许敬宗奇道:“关中漕运汗青以来都是难明之题,不知多少名臣智者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越国公竟然有高低两策?还请快快道来,让吾等拨云见日、一解烦恼!”

不过尚未等鄙夷完许敬宗,便听得李积说道:“二郎这个别例妙啊!看似多了一道法度华侈大量人力物力,但却尽能够的加快了粮食运往长安的速率,我们现在缺的不是人力物力,恰是运输粮食的速率和数量!”

如果当真迁都,那么洛阳的确是最合适的处所。前隋也曾因为漕运倒霉而遭受窘境,故而隋文帝、隋炀帝两代帝王大力经略洛阳,使其成为天下第一等繁华之地,兼且水陆交通便当,又俯视平原、威慑山东,自古以来便是王朝定都之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