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佛心佛性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佛心佛性[第3页/共4页]

朝廷不必费经心力的去监督地盘在谁的名下,只需包管世家门阀不会将地盘藏匿便可。

义褒又看向弘忍。

这位和尚天然就是禅宗道信之亲传弟子弘忍……

如果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数剪除,只留下一条标准:以地盘之多少、泥土之好坏来缴税,岂不是皆大欢乐?

义褒却不这么以为:“佛道相争非此一例,自古一旦道家胜出佛门必遭搏斗,大师莫非健忘佛经上所记叙的北周武帝时所产生之惨事?损毁寺庙四万余座,三百万僧尼被勒令出家,佛门数百年积累之财产一荡而空,佛陀落于野、金身碎如泥……大师不畏艰巨自天竺求取真经,天下震惊,佛门声望大振,太宗天子更敕建此大慈恩寺,可即便如此,却也远远未曾规复当年之盛况。此时若被道家所压抑,则佛门百年以内难寻翻身之机遇,还谈何灿烂祖庭、谈何弘扬佛法?”

这位和尚正拈杯品茶,怡然自乐。

尹文操问道:“那我们道家是否呼应朝廷这项政策?”

义褒自叹不如:“师兄向佛之心虔诚,又尽得道信禅师衣钵,他日定能开宗立派、弘扬佛法。”

窗外数声蝉鸣,义褒抬手给和尚茶杯当中斟茶,笑问:“不知此茶可合适师兄口味?”

另有一僧跌坐于两人劈面,面庞漂亮、皮肤白净,看上去靠近五旬年事,但端倪之间明朗明越、眼波湛然,一时候让人难以估摸其精确年纪……

喜好天唐斑斓请大师保藏:天唐斑斓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听到和尚谈及“师尊”,一向阖目养神的玄奘这才展开眼,轻声问道:“幼年之时曾足履千山、踏遍万水前去双峰山拜偈道信禅师,得禅师之指导,以往诸多不解茅塞顿开,厥后修炼数年磨炼心志,遂开启天竺求佛之行,一向对禅师感激不尽。只是求经回转以后急于翻译,得空兼顾不能前去双峰山拜偈,心中惶惑,经常也难安枕……不知禅师身材如何?”

人数的希少就意味着开消少,道家又没有大肆修建道观、动辄给神祗刷金粉的风俗,具有的财产完整能够支撑当下全部道门的普通运转。

成玄英连连点头:“正该如此!”

玄奘与义褒寂然起敬,固然对弘忍只闻其名、初见其人,但观其神情气度、言谈举止,便可知此人佛法高深修为高深,不愧是道信禅师的衣钵传人,据闻道信禅师成心传付衣法,使其接掌禅宗一脉……

尹文操点点头,像他这类“偏技术”的人才,对于房俊可谓是惊为天人,其编撰、传播之《数学》《多少》《物理》等学科早已被天下有识之士奉为圭臬。

*****

和尚粲然一笑,暴露一口洁白的牙齿,声音清越如同泉水叮咚,非常动听:“固然第一次品饮炒茶,但炒茶之道先苦后甜、正如吾等修行人之体验,当代苦、来世甜,不畏艰巨、甘之如饴,发明此等书道之人必定佛性通透,慧根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