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十五章 平章国事

第一千九百十五章 平章国事[第1页/共4页]

听了这话,刘洎、马周坐不住了,接踵起家,躬身见礼,惶恐道:“陛下资质仁厚,实乃千古少有之仁君,乃大唐之幸,官员之幸,黎庶之幸!”

本日是四个,明日会否就是六个、乃至八个?

刘洎与马周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那是我的设法吗?

就连那些内附之胡族都忠心耿耿、言出法随……

可最紧急处不但于此!

陛下这是要掀桌子吗?!

刘洎不知说甚么好,哑巴吃了黄连普通:“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即使军队频频挑衅君权,乃至有离开君权掌控之伤害,极有能够变成庞大隐患,可此事只能缓缓图之,焉能与军方硬碰硬,且一举将军方两大巨擘辞退出宰辅之列?!

政事堂乃是大唐帝国的决策中枢,天下的政务都要在此经过诸位宰辅商讨、会商以后帮手陛下做出定夺,能够说把握着帝国最高之权力。

“行啦,朕又不是小孩子,何必爱卿这般安抚?”

马周道:“微臣莽撞,御前无状,请陛下惩罚。”

是陛下你的设法啊!

顿了一顿,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续道:“帝国之有本日,殊为不易,乃是举国高低一万人并肩联袂、共同斗争而至,如果因某位宰辅施政弊端导致严峻之丧失,朕当然不忍苛责,可国度法度却不容情。”

而后不等刘洎、马周出言反对,续道:“朕犹记得贞观四年之时,戴胄曾以民部尚书同平章国计,到了贞观八年,尚书左仆射卫国公以疾辞位,太宗天子诏令其病稍病愈,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皆是以非宰辅之职位,行宰辅之权力。不如赐赉刘、戴、唐、裴四人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调派参豫政事,如何?”

贞观之时,大唐当然未有当下之广漠边境,可军队数量也很多,四方交战、烽火连缀,可曾有任何一支军队胆敢不遵太宗之号令而私行开战?

“同”者,意味划一,“中书”“门下”乃三省之二,“平章”意为评断辩白、断决措置,“事”则为临时调派。如此头衔看似权力划一宰辅,实则不过是临时调派,任免除留皆在陛下一念之间,能够极其有效的掌控政事堂,进而紧紧掌控中枢权力。

“呃……”

辩论中的刘洎与马周互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放低了调子,放弃争论。

因为汗青启事,尚书省不设尚书令,摆布仆射便是尚书省实际上的主官,现在尚书摆布仆射者何人?

何况他乃文官之首,名义上的宰辅第一,莫非本身“献策”分本身的权?

刘洎只感觉脑中嗡嗡作响,看了马周一眼,也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之色,遂一同起家,躬身见礼,诚惶诚恐:“陛下三思!”

那他这个“始作俑者”岂不要被宰辅们恨之入骨?